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5|回复: 7

[分享] 四条经验供投资自动化铸造车间者参考【转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18 天

    连续签到: 2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3-20 10: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受目前形势所迫,很多生产中小铸件的铸造厂都想投资自动化铸造车间,但苦于没有经验、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所以出现很多盲目、盲从、准备不充分、车间设计不合理、开动率太低、铸件质量差、管理混乱,甚至自动化铸造车间难以为继的局面,因此总结了若干条认识和经验,仅供那些想投资中小型铸件自动化铸造车间的同行参考。

          一、垂直分型脱箱造型线(以下简称垂直线),适合于没有砂芯的中小铸件。

          由于垂直线的高效率、低投资特点,所以,对于没有砂芯的中小铸件,我们应首选垂直线,但同时要考虑到几点:

           1、对于动平衡要求高的盘类铸件,由于垂直分型而带来的上下比重偏析,垂直线往往不太适合;

          2、垂直线的浇注系统不同于水平造型线;

          3、对于自带芯很深的铸件,要注意自带芯悬挂的强度是否足够;

          4、对于结构复杂而特殊的球铁件,往往冒口难以设置;

          5、水平分型脱箱造型线适合于所有的中小铸件,尤其是带砂芯的中小铸件;

          6、一般不提倡用水平分型有箱造型线来生产中、小铸件,不仅仅是因为投资大,而且运转成本也高、故障点也多,铸件成本也高。

          二、砂处理系统的优劣和管理水平决定着自动化铸造车间的成败

          现实中,太多的铸造厂家,由于在自动化铸造车间建设中,轻视、忽视砂处理系统的设计和投人,以及造型材料选择不当等因素,造成型砂质量不稳定,难以控制,最终导致造型线开动率低、铸件废品率高、质量差的结果。

          砂温控制、含泥量控制、定量控制、主要砂处理设备本身的质量、原辅材料质量……是型砂性能得以保证的要素。

           三、熔化能力和自动化造型线的匹配

    自动化铸造车间不同于传统的铸造车间,造型和浇注是同时进行的。听以需遵循以下原则:

           1、选用多台小型电炉差时熔化浇注

           中小型铸件自动化线单位时间的铁水需求量约为2~3吨,建议选用1 ~ 1.5T/h电炉3~4台,每隔20分钟开一台,以实现差时熔化浇注,保证铁水连续不断提供,以满足造型线流水生产的需要。

           2、为确保造型线不停机,熔化能力的选用原则是:熔化量=造型线单位时间铁水需求量x 1.2。

           四、“浇注水平”是自动化铸造车间不可忽视的环节

    自动化铸造车间优先选用自动浇注机;但国产自动浇注机还处于成长阶段,国外的自动浇注机价格出奇地高!在经济能力受限制的情况下,建议选用双球轨四滚轮环形浇注线;同时,浇包不宜大,选用100-150kg的浇包为宜不少厂家选用普通的工字钢环轨结构,缺点是:

          1、滚轮不是在线性冷拉圆钢上滚动,而是在平面上滚动,阻力大,浇包移动不方便。

          2、浇包悬挂小车侧面无球珠,浇包左右晃动不稳。

          3、二滚轮结构易使浇包前后晃动,而四滚轮结构真正解决浇包浇注时和移动中的稳定性。

          4、双球轨四滚轮环形浇注线能够满足浇注平稳、浇注得准、移动平稳、随线跟浇的要求

         不少厂家就因为“浇注水平”差,以致造成铁水飞溅、浇注断流、无法跟浇、收包不住等结果,工人劳动强度大,铸件废品率高,其根本原因就是浇注环轨结构不合理,或浇包选用不当造成。

          上述若干问题的提醒和说明不足以包含一切,但足以让投资者警醒,应该用科学的思维和正确的方法指导自动化铸造车间的建设。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6 16:45
  • 签到天数: 20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3-20 11: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陈工分享,学习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0-25 14:39
  • 签到天数: 6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3-20 14: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自动化铸造车间营运结果的好坏,硬件最多占40%,如是新投资,在没确定主要参与管理人员时就施行投资,那后期学费就昂贵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9-7 16:47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4-3-31 17: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铸冶艺人 于 2014-3-31 20:36 编辑

    回复 1# 老翻砂匠
    老陈说得好啊!
    补充几点:
    1.小件流水线铸造生产,不重视砂处理。而垂直线对砂处理要求更严格,因为垂直线浇注,铁水压头一般都比水平线大,型砂性能要求更高。
    2.铸造工厂建设,考虑资金投入,优先选择检测仪器和设备的档次要高,其他设备依据资金能力来选择。此点被很多老板不重视!!!
    3.电炉大小选择,老陈提出的很好,就是多台小炉子,连续供应铁水为好。也就是不希望铁水熔炼好了,分几次出炉,分几包出炉浇注,最好一两包出完,严禁铁水高温在炉内等待时间过长。00年参观昆山丰田工厂的流水线,新东线,做4缸汽缸体,电炉几乎都是3吨的。去年看见一个大工厂,流水线自动浇注包每次需要2.3吨铁水,而电炉是几台10吨的,要分4次出完一炉10吨铁水,去浇注汽缸体,约一个小时出完,后几包铁水在炉内高温保持时间过久,灰铁石墨形态恶化。所以炉子也要配套。
    4.整个铸造生产,以造型,制芯,熔炼,打箱,铸件清理等等走向,要顺溜,要合理,避免不必要的物流反复。
    5.请老陈批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0-25 14:39
  • 签到天数: 6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3-31 20: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铸冶艺人

    自动化铸造车间的管理重点:1、设备管理;2、型砂质量管理(特别是小件)。个人经历小结,请“艺人”老师指正。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前天 18:34
  • 签到天数: 1872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3-31 21: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铸冶艺人
    熔炼和造型能力匹配这点很重要,不管是造型线还是手工单件小批量造型的地方。我这现在是浇注小件头痛的问题是熔炼能力过快,出水能力跟不上,感觉这些熔炼速度不够快的炉子就可以了。但一旦做大件,感觉还是应达这样1小时不到化好一炉铁水的好炉子好用。干小件的时候,铁水等几十分钟才能出的事情很常见。
    熔炼工部和造型工部间的铁水转运还是个问题,这点也需要考虑好,我这现在用行车,感觉效率不够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18 天

    连续签到: 2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08: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铸冶艺人


        感谢赵老师的好评,观点高度一致,荣幸,看来真正搞铸造的思维是一样的。当然“批评”一词在此使用不当,去年我们公司的新址搬迁,铸造车间完全重新建设,我就否定了老板的意见,将原来的两台炉子变成四台小炉子,同时炉前的碳硅仪和测温仪都用当今最先进的,原来没有的型砂检测,这次也做了配套... ...

        年后的一次外商抵厂参观,给了很好的评价,说是在他们的供应商中,我们是搞的最好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8 09:14
  • 签到天数: 5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4-4-16 22: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老板听不进去,我这里生产线投资的时候,我指出了砂处理线设计方案的好多问题,到使用时就很麻烦,检测设备也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2-8 07:17 , Processed in 0.3483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