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20|回复: 27

[讨论] 关于球墨铸铁中的残Mg ???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8:32
  • 签到天数: 1074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2-11 06: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光谱分析出来的Mg含量是单质Mg还是Mg与其它元素(如:S、O 等)化合物的总量???, j+ \/ m; m4 z. n! u. b
    4 R8 [; [/ S# f: Q: @. G, _
    请权威人士给个权威的答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2-12 21:11: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说 ,对于不同的熔化工艺过程,对于各工厂的实际情况,6种镁的消耗途径均不相同 所以,在大师的著作或文章中,对残镁%影响产品球墨球化的推荐数据均不可取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2-12 21:01: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山流水 发表于 2019-12-12 20:05/ e* c5 b7 K  \* Z7 {0 y: I
    光谱激发点直径足有5mm,并且一般激发3点取平均值。6 l4 q; M3 @' U3 p! O
    白口片上有那么大的硫化物吗?   ...
    : y2 }* B$ o# {
    楼主提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 h$ e( u' J- }球化剂加入铁水中,约有其它5种途径消耗了球化剂中的镁元素。其中有另一部分参与了球铁中对球墨的球化的功用。光谱检测的是对试样的激发面积全域激发,而测定镁原子%,应是全镁数据。我们通常用残镁%来控制和 界定球化效果。科学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2-28 10:32
  • 签到天数: 37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9-12-12 16: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到硫化镁上面,如果镁高的话,硫肯定高。可以参考光谱仪打出来的镁含量和硫含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8:32
  • 签到天数: 1074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2 20: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guoke 发表于 2019-12-12 16:54
    4 O6 k( U1 p: o3 C- ]  f& E1 o$ R打到硫化镁上面,如果镁高的话,硫肯定高。可以参考光谱仪打出来的镁含量和硫含量 ...
    + ?8 {7 k- w: q- w9 ^
    光谱激发点直径足有5mm,并且一般激发3点取平均值。% F5 o. D* u3 Y: Y0 e9 v
    白口片上有那么大的硫化物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2-12 21:27: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19-12-14 14:15 编辑
    1 {8 Y/ `/ h7 _7 u) x
    9 {" u1 H, s9 X3 r# m; E/ ]关于这一点,前苏联1964的论文就对镁在球化过程中的消耗途径,有试验论文,不知为什么,我们的大师仍还在宣传”残镁”量来控制球墨铸铁中的球化效果。在6种消耗途径中,单质镁%是在变化的。只有现场工程师按铸件的球化状态,适当的调整球化剂的加入量,才是科学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28 10:45
  • 签到天数: 10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2-12 22: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19-12-12 21:27( g# |* T/ b* k1 M) R
    关于这一点,前苏联1965的论文就对镁在球化过程中的消耗途径,有试验论文,不知为什么,我们的大师仍还在宣 ...
    5 D+ `# B& }5 s( {8 ^% H1 D% f
    不能继深入了,下一站:牛角尖。0 W8 r$ p1 Y% B* q5 ^. o- X/ }
    会走火入魔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2-13 06:06: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铸造生产中,各种因数是变化的,大师们仍在按几十年前,他的老师教给他们的教科书里的思维模式,再教授给他们现在的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及指导工厂的实际生产,不能不说是一种铸造理论界的悲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28 10:45
  • 签到天数: 10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2-13 0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19-12-13 06:06# T& U# C9 Q0 n& d" S8 z- r$ C
    其实,在铸造生产中,各种因数是变化的,大师们仍在按几十年前,他的老师教给他们的教科书里的思维模式,再 ...

    7 s2 X# n; T5 S/ P6 i0 `同感,现在的许多论文,基本上没有不偏离实际的,或者说是按其数据是根本不可能的!比如,用的球化合金,居然还在用3-8的做高韧性球铁!
    & E6 X- @8 r! Q- }- n4 j% p1 D* z6 L! N这也可以认为是理论界的"遗传性"吧,受铸铁遗传性的影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2-13 08: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铸造小狗 发表于 2019-12-13 06:43
    7 D" X6 b" q. s( m8 L; @同感,现在的许多论文,基本上没有不偏离实际的,或者说是按其数据是根本不可能的!比如,用的球化合金, ...

    3 x# M7 I2 G& e7 ?% i+ B不单是遗传性的问题。
    + g) Z3 h% h) t+ J5 ?. V那位中国的顶尖铸造泰斗。不也是在前几年,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日本人”球铁的高球数,无碳化物的案例,满中国铸造界的宣讲“为提高球铁球数而奋斗”么。而他列举的例子中谈到的数据。根本不是30几年前,日本论文中的数据(我有这几篇论文原本)。也就是说,这位大师也是道听途说。也不管“为提高球铁球数奋斗”是否适合球铁的实际生产。满世界宣传。论坛的背包大师,也跟着在后面乱哄哄。喊口号。。。。$ `2 A: v+ T  O2 }% r2 _
    这就是学风的问题。理论功底的问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2-13 09:05: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学风的问题,理论功底的问题。从大师群体对均衡凝固理论的扩大化推广和宣传开始,就已经暴露无遗了。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2-7-5 09:46
  • 签到天数: 25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9-12-13 10: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后者,铸件中的镁不可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2-13 10:34: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aohongyu 发表于 2019-12-13 10:22
    1 X. O3 S4 V5 w2 p& A4 t5 s7 ]肯定后者,铸件中的镁不可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4 {/ T: f3 ~0 Y# S根据计算,添加铸铁液体中的球化剂中的镁,只有45%左右,以单质状态,对球墨铸铁中的球墨球化起控制作用。并且在球墨球化的金属学过程中,仍在以不同状态影响球墨铸铁的球化过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26 12:20
  • 签到天数: 4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9-12-14 13: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 @9 Q4 |9 K# L; u! G3 u老师您好,能否讲一下这6种Mg的消耗方式,谢谢!( C& Q2 U" A( a$ w+ p8 F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2-14 13:59: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19-12-14 14:21 编辑 6 c  X, b- H; B5 q( [
      w  I9 R6 f9 X% b9 s, D# {: i
    单质镁 镁的硫化物,镁的氧化物,镁的氮化物,镁的碳化物,镁的气化。
    6 \$ B. Y1 r. g1 W' v1 |4 D+ K7 G4 }8 x, C" J; g2 L/ G
    根据1964年出版的前苏联的铈处理球铁的论文中数据。仅供参考。
    截图00.jpg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8-3-15 12:44
  • 签到天数: 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9-12-16 15: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以前也向光谱厂商请教过,他们很肯定的告知是总镁量,现有的光谱分析手段无法区分单质镁和化合态的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28 10:45
  • 签到天数: 10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2-17 15: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解的是,怎么可能还有单质的Mg存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2-17 15:4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铸造小狗 发表于 2019-12-17 15:150 a1 {8 [3 q# D
    不解的是,怎么可能还有单质的Mg存在?

    5 t5 q3 D! O! \# z! c$ X  {: a这是论文的计算结果,如没有单质镁在铁水里的残余。镁的硫化物,氧化物的形成就不会充分。球墨的球形就会异化。这就像医学里的疫苗,持续的,过饱合作用才能控制病毒。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2-17 15:51: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铸造小狗 发表于 2019-12-17 15:15
    2 N8 y. P0 |( p不解的是,怎么可能还有单质的Mg存在?
    * L" H" C( c: r. ?) B: {9 Y+ X
    余下的镁%,会与铁形成固溶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28 10:45
  • 签到天数: 10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2-18 15: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19-12-17 15:42, a' J3 u" n. K  }; t& |1 Q# x
    这是论文的计算结果,如没有单质镁在铁水里的残余。镁的硫化物,氧化物的形成就不会充分。球墨的球形就会 ...
    " Q" F' Y$ `# r4 k# z$ K8 }
    感觉这个镁最后的存在形式应该是镁的多种化合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6-2 17:39 , Processed in 0.12315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