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7-1 08:10 |
---|
签到天数: 70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夹砂类缺陷是铸铁件生产中常见的一类表面缺陷,它是在铸件表面还没有凝固或凝固壳强度很低时,因砂型
表面层膨胀发生拱起和破裂而造成的,属于一种“膨胀缺陷”。根据国家标准GB/T5611--1998《铸造名词术
语一铸件缺陷》的规定,这类缺陷属于表面类缺陷,具体表现有“鼠尾”、“沟槽”和“夹砂结疤”三种形
式,如图l 所示。其特征是,铸件表面有夹着砂子的细小纹路、条状沟槽以及结疤状凸起物,若铸件表面出现
较浅(<5mm)的带有锐角的凹痕,则为“鼠尾”;若铸件表面上产生较深(>5mm)的边缘光滑的v 型凹痕,则为
“沟槽”,沟槽通常有分枝,多发生在铸件的上、下表面;若铸件表面产生了疤片状的金属突起物,其表面粗
糙,边缘锐利,有一小部分金属和铸件本体相连,疤片状突起物与铸件之间夹有砂层则为“夹砂类缺陷结
疤”。通常认为夹砂类缺陷是在铸型尚未充满时,在高温铁液的冲刷和烘烤的热作用下,由于砂型表面急剧受
热使砂型发生水分迁移和体积膨胀,而产生的热压应力超过了水分饱和凝聚区的热湿拉强度,使砂层表面分
层、拱起和开裂,这就是夹砂类缺陷形成的机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