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41|回复: 0

[分享] 革新钢锭浇注

 关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14 13: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一、应用地铸车

上海的平炉炼钢,传统的铸锭方法,系用行车吊运钢水包至浇钢场地,以钢模浇注成钢锭。解放后,上钢三厂的2座平炉,至1956年春仍沿用此法。由于2座平炉连年增产,而厂房基础最大负荷限行车载重30吨,制约了平炉继续增产,当2座平炉同时放钢,行车就难以胜任。是年5月底和6月初,以置于平地的轮式铸锭车先后上马,代替原来的用行车吊运钢水包浇注钢锭,减轻了行车的压力,保证了铸锭工作的顺利进行。曳引铸锭车,初用卷扬机,后改电动铸锭车,保证了安全。1958年,上钢一厂平炉,同样使用地铸车载运钢水包浇钢,顺应了生产发展的需要。

二、革新锭模、锭帽

平炉铸锭历来使用开口锭模,几十年一贯制。用开口锭模浇成的钢锭,头部有缩陷,深部有缩孔,钢质疏松,送往轧钢车间开坯后,需切除相当多的头子,降低了由钢锭到轧成钢材的综合成材率。1961年,上钢一厂和上钢三厂的平炉铸锭,均采用发热帽(1964年又改为保温帽)戴帽锭模,由此防止了钢水在浇注过程中,因钢锭顶端的钢水提前凝固,导致浇入锭模深部之钢水流动性差,而出现钢锭中的种种缺陷,这就为提高综合成材率创造了条件。经长期使用,戴帽锭模虽具有提高综合成材率的优点,也带来了浇注工人处理锭帽的麻烦,当平炉钢产量从1961年的30.3万吨提高到20世纪70年代年产60余万吨时,常因浇钢场不及处理锭帽而拖了平炉增产的后腿。进入20世纪80年代,上钢一厂和上钢三厂的平炉生产,都组织力量,致力于攻克浇钢场的薄弱环节。上钢三厂平炉在试成低导热轻质绝热板帽口的基础上,1980年制成锭身和锭帽连在一起的整体锭模,代替戴帽锭模,减少了工序,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缓和了浇钢场的紧张状态。1981年,上钢一厂平炉也开始试验和应用绝热帽整体锭模,除使平炉炼钢和浇钢取得平衡外,还进一步提高了钢锭的内在质量。

三、改进锭型

上海自有平炉炼钢以来,除早期的江南制造局炼钢厂,将3吨和15吨平炉冶炼的钢水浇成整体钢块,再进行加工外,其他厂的平炉钢,因无专门开坯轧机,故只浇成4英寸(100毫米)小方锭,供当时的小轧钢机使用。解放后,随着专业开坯车间的建立,为了提高钢材质量,锭型逐步放大,按照大小不同的开坯机需要,分别生产150毫米、250毫米、300毫米、475毫米和500毫米之方锭。除按统一标准生产各种方锭外,上钢一厂和上钢三厂,还按照本厂轧钢生产的特点,对平炉钢的锭型进行改进。上钢三厂平炉为适应本厂中板(钢板)生产的需要,自1962年2月开始,生产厚度为190毫米(宽、厚度比3:1)之扁锭,1963年7月和1964年2月,又先后增加厚度为300毫米和240毫米扁锭各1种,供本厂轧制中板之用。按照轧制不同规格中板的需要,对锭型几经改变,始确定为厚度为190毫米、220毫米、240毫米和288毫米4种,宽、厚度比则改为3.6:1,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满足了造船板需定尺8米交货之要求。1982年,全部扁锭经改进锭型,并使用整体锭模,覆以绝热盖板后,供应给中板车间的扁锭使生产每吨中板的金属料消耗降低55公斤,切头率减少2%,共增加金属收得2.4万吨,经济效益达769万元。上钢一厂平炉原生产的500毫米方锭,因上钢五厂的750开坯机任务饱满,无法代开坯,只得将钢锭运往山东省莱芜钢厂开坯,再将坯料运回上钢一厂,供钢管分厂生产无缝钢管。为节省费用,上钢一厂平炉将500毫米方锭,改变为加长的300毫米方锭,改发外开坯为由本厂自行开坯。仅这一锭型之改进,一年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近200万元。

四、改进钢水包

平炉浇钢使用的钢水包,长期使用陶塞杆——水口砖结构。用这种钢包放钢浇注,需手工操作,不甚安全,且受陶塞杆之影响,钢水包的高度受到限制。1975年6月,在上海耐火材料厂等单位的配合下,上钢三厂在二号平炉试用电力启闭的插板式滑动水口,至1977年11月,平炉的钢水包全部采用滑动水口。1979年8月,上钢一厂平炉,亦开始使用滑动水口钢水包浇注钢锭。

五、改进浇注工艺

平炉钢水的浇注工艺,长时期没有变化,将钢水注入锭模成为钢锭即行。解放后,上钢三厂平炉在采取增产措施的同时,致力于浇注工艺的研究和应用,以提高钢锭的内在质量和表面质量。1952年6月,使用涂油木框置于锭模之中,浇注钢水时,通过木框燃烧所起的作用,使钢锭表面质量有所提高。为了配合本厂的中板车间生产,三厂平炉自1962年浇注扁锭后,原用的木框保护浇注工艺已难适应,第二年冬学习重庆钢铁公司的经验,开始试验石墨渣保护浇注工艺,虽提高了钢锭原始合格率,却使钢锭表面增碳,造成中板车间生产的锅炉板冷弯性能波动,出现了新的矛盾,经过多次改变保护渣配方试验,未获成功。1979年7月,改用微炭烟灰保护渣进行浇注,扁锭原始合格率从原来的62%左右,提高到7月份的69.6%,8月份的73%。9月份起全面采用新工艺浇注,并持续应用。上钢一厂平炉1979年10月起,同样进行了低碳保护渣浇注工艺试验,解决了钢锭表面增碳问题,提高了钢锭原始合格率,试验取得成功,1981年正式采用此新工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11-2 01:30 , Processed in 0.2030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