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16|回复: 27

[分享] 影响增碳剂吸收率的主要因素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4-28 14:4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11-20 06: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1增碳剂粒度的影响

    使用增碳剂的增碳过程包括溶解扩散过程和氧化损耗过程。增碳剂的粒度大小不同,溶解扩散速度和氧化损耗速度也就不同。而增碳剂吸收率的高低就取决于增碳剂溶解扩散速度和氧化损耗速度的综合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增碳剂颗粒小,溶解速度快,损耗速度大;增碳剂颗粒大,溶解速度慢,损耗速度小。增碳剂粒度大小的选择与炉膛直径和容量有关。一般情况下,炉膛的直径和容量大,增碳剂的粒度要大一些;反之,增碳剂的粒度要小一些。对于1t以下电炉熔炼晶体石墨粒度要求0.5~2.5mm;1t~3t电炉熔炼晶体石墨粒度要求2.5~5mm;3t~10t电炉熔炼晶体石墨粒度要求5.0~20mm;覆盖在浇包中晶体石墨粒度要求0.5~1mm。

    2增碳剂加入量的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和化学成分相同的条件下,铁液中碳的饱和浓度一定。铸铁中碳的溶解极限为([C%]=1.3+0.0257T-0.31[Si%]-0.33[P%]-0.45[S%]+0.028[Mn%](T为铁液温度)。在一定饱和度下,增碳剂加入量越多,溶解扩散所需时间就越长,相应损耗量就越大,吸收率就会降低。

    3温度对增碳剂吸收率的影响

    从动力学和热力学的观点分析,铁液的氧化性与C-Si-O系的平衡温度有关,即铁液中的O与C、Si会发生反应。而平衡温度随目标C、Si含量不同而发生变化,铁液在平衡温度以上时,优先发生碳的氧化,C和O生成CO和CO2。这样,铁液中的碳氧化损耗增加。因此,在平衡温度以上时,增碳剂吸收率降低;当增碳温度在平衡温度以下时,由于温度较低,碳的饱和溶解度降低,同时碳的溶解扩散速度下降,因而收得率也较低;增碳温度在平衡温度时,增碳剂吸收率最高。

    4铁液搅拌对增碳剂吸收率的影响

    搅拌有利于碳的溶解和扩散,避免增碳剂浮在铁液表面被烧损。在增碳剂未完全溶解前,搅拌时间长,吸收率高。搅拌还可以减少增碳保温时间,使生产周期缩短,避免铁液中合金元素烧损。但搅拌时间过长,不仅对炉子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而且在增碳剂溶解后,搅拌会加剧铁液中碳的损耗。因此,适宜的铁液搅拌时间应以保证增碳剂完全溶解为适宜。

    5铁液化学成分对增碳剂吸收率的影响

    当铁液中初始碳含量高时,在一定的溶解极限下,增碳剂的吸收速度慢,吸收量少,烧损相对较多,增碳剂吸收率低。当铁液初始碳含量较低时,情况相反。另外,铁液中硅和硫阻碍碳的吸收,降低增碳剂的吸收率;而锰元素有助于碳的吸收,提高增碳剂吸收率。就影响程度而言,硅最大,锰次之,碳、硫影响较小。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先增锰,再增碳,后增硅。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4 收起 理由
    范恋雪 + 4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18 06:57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11-21 09: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给我上了一课增碳技术,而且还是免费的,非常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14 10:20
  • 签到天数: 3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12-22 16: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必须顶,这文章只有绝对钻研的人才会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3 14: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合成铸铁是很有参考意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3 20:56
  • 签到天数: 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12-24 07: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做合成铸铁的朋友多多学习一下这些资料。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5-7-23 09: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7-30 09: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2-11-7 08:0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7-30 17: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学习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8-27 12: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先增锰,再增碳,后增硅。   这个学习了之前都是无顺序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9-6 15: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是好文章,经验之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9-6 15: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是好文章,经验之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9-9 20: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zrazy


        科普了一下。增碳剂的吸收率应该与铸铁的含硅量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原铁水硅量高时碳吸收率会降低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1-8 19: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一直在学校这方面知识,学校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1-18 09: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1-23 00: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只是知道硅对碳吸收的影响  没想到还有具体的计算公式 真的涨知识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1-23 18: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资料,谢谢分享!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2-11-7 16:48
  • 签到天数: 22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12-19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2 19:06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4-1-4 23: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zrazy

    某厂,使用增碳剂+废钢压块。因为压块之间空隙较大,造成增碳剂漂浮逃逸,结果,含碳量波动。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1-5 19:34
  • 签到天数: 78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4-1-6 14: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见地,非常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17 12:35
  • 签到天数: 8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1-6 16: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wutong2708

    经验之谈,学习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2-28 10:32
  • 签到天数: 37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1-8 08: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很好的东东!学习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2-8 07:02 , Processed in 0.58784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