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1|回复: 0

[转载] 管理学理论存在的问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1:06
  • 签到天数: 3333 天

    连续签到: 3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1-11-15 10: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管理学理论存在的问题

        我们回顾了各种管理流派后发现,目前的各种管理理论均无法解释组织管理的所有现实,即使把现有一切学派的理论都结合在一起,也不能使我们对管理得出一个完整的认识。
    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解释组织管理的现实,且要能解释管理所面临的全部现实。同时,任何一门科学均应有其统一的、严格的概念、原理、方法、职能,但管理学的学科体系至今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模式,仍处于管理理论丛林的状态,还是一门远还没有成熟的学科。管理学的不成熟使得管理的研究和教学无所适从,影响了管理学的发展,管理学理论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

        一、对管理的内容没有统一的认识
        我们在前面已述及管理理论学派林立,有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早期的行为学派等,各个管理学派对管理职能的内容理解都不尽相同。如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经理角色学派认为管理的工作包括人际关系工作、信息沟通工作和决策工作;社会系统学派认为管理的工作包括确定目标、运用手段、控制组织和进行协调;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的工作主要为决策。
    之所以这样,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不同学派的学者都是在自己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由于研究者所处的环境和时代不同,研究的方法不同,研究的管理对象重点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思路,这些学者既排斥其他管理学派,又都无法解释或不去设法解释其他管理学派,往往独树一帜,从而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

        二、管理的本质认识不清
        在我们对物质的认识中,物质的本质是最重要的,我们只有了解了水是氢气和氧气结合而成的,我们才真正了解了水,否则,我们对水的认识只是在表面上。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现代管理理论对管理的本质研究少之甚少,似乎所有的管理学家都忽视了本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很少的管理学家对管理的本质有一些论述,如孔茨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虽然管理过程学派指出协调是管理的本质,却很少看到他们在管理学中运用管理的本质,只是笼统的说协调存在管理的各个职能中,似乎管理的本质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从根本上来说,分析管理的本质应是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同学派之所以对管理的研究内容有分歧,正是因为这些学派均缺乏对管理本质的认识,不同学派对管理的描述大都是表现现象,而人们对管理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现象上。而管理现象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是同一管理现象也能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描述,管理学之所以学派混乱,其实质是管理学家对管理的本质缺乏了解,未能抓住管理的本质,仅从一个侧面说明管理,从不同的方面对管理说出自己的理解。就像盲人摸象,有的说大象像一面墙、有的说像一根柱子、有的说像一把扇子、有的说像一条绳子,虽然这些说明能正确地描述大象的某一部位,但都未能正确地描述大象。
        不从理论上解决管理的本质问题,管理学是根本无法走出管理理论丛林的,因为管理现象会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不断地开阔人的视野,使人可以从新的视角来考察事物的现象,管理理论丛林非但不会逐渐统一,反而会更加枝繁叶茂。

        三、未形成统一的管理原理
        一个理论如果没有原理的话,我们恐怕很难认同这个理论。管理原理是对管理活动的高度概括并反映其客观规律的基本道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应能适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动到需要最繁杂合作的大型企业的工作。管理原理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都分。
        管理原理统一的思想涉及很早,许多管理学家试图用管理原理的统一来解决管理学的统一。比较早提出管理原理的是法约尔,他提出了一般管理的14项原则:即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但法约尔提出的是管理的原则,而不是原理,因为原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普遍运用的;而原则是运用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它是人们处理某些特定管理问题的准绳,它既有严格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管理原则的运用,就是要求管理者在基本原理的指导下,能根据具体的管理问题灵活地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孔茨也没有继承法约尔的这些原则,孔茨1962年在加利福尼亚洛杉矶讨论会掀起了对于原则、普遍性、语义和其他急迫问题的新的兴趣,以便探求统一的管理理论,他们企图用系统的原理和权变的原理把管理理论统一起来,建立一套一般的管理原理,但是管理的原理一直没有得到统一。
        各理论学派都声称自己的观点反映了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的基本规律和一般原理。尽管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考察,而且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但毕竟都承认应当找到一个一般原理和一般规律,并且都为此做出了各自的努力。
        德鲁克对此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他在1954年就认为,统一的科学的管理理论在当时已处于建立过程中,并预测在20年后就能清楚地阐明管理的基本原则、被证实的政策和经过考验的技术,而其基本方法当时已经知道了。现在来看,德鲁克显然是过于乐观了。
    直到现在,管理学原理仍然没有统一,仍然没有一家学派提出令其他学派信服的管理原理。这也是必然的,因为在对管理的本质尚无清楚的认识的情况下,显然无法对管理的本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进而统一管理学原理。

        四、管理方法不能令人满意
        管理理论中有关管理的方法有很多,但影响最大的是目标管理。管理理论中还有一些方法,例如参与管理、例外管理、走动管理、末日管理等,但这些管理方法都是针对某些具体问题的管理方法,而不是根本的管理方法,而普遍根本的管理方法常用的只有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激励全体管理人员和工人积极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觉地完成工作目标,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简单地说,就是建立在职工能力开发基础上的以工作目标为中心的管理。目标管理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的首创,他于1954年在《管理实践》中 ,首先提出“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主张。由于这种制度在美国应用非常广泛,而且特别适用于对主管人员的管理,所以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尽管目标管理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不少弱点。有的是方法本身固有的,有的则是在实际运用中产生的,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阐明原理不够;设置目标困难;强调短期目标;容易武断确定目标等。
        虽然目标管理表面上简单易行,在现实管理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实际上存在不容易把握的缺点,实践效果并不佳,正由于目标管理方法存在这些缺陷,致使其于50年代目标管理方法刚刚兴起时,一些企业试用效果不佳,以至于使这种管理方法开始受到批评和冷落。
    正是由于缺乏合适的管理方法,当前大多数管理者进行管理的时候还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在使用管理方法的时候还是多使用一些特定的、具体的管理方法,缺乏普遍的管理方法。而使用这些特定的管理方法,往往只能用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一旦场合发生变化,管理者往往不能加以变化,导致管理不当。管理者只有领会了根本的管理方法,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采用不同的管理,从而有效地达到管理的目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3 收起 理由
    652 + 3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2-24 01:42 , Processed in 0.29912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