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51|回复: 13

[分享] 保障产品质量离不开质量检验工作【转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4 天

    连续签到: 4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4-6 10: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质量已经成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因素的今天,产品质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注重产品质量,最终会寸步难行,功亏一篑。而质量检验工作在产品质量管理过程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环节。产品的质量不是靠检验出来的,但是没有经过质量检验的产品,产品的质量就不可能有保证,用户就不能放心使用。

    一、质量检验工作是产品质量的保障

        一个可靠的高质量的产品首先是要有良好的设计、然后是通过制造来实现。如果企业的每一个工作流程都很完美,每一个环节都生产出零缺陷的产品,那质量检验工作就是多余的了。但这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长远目标,就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质量水平而言,质量检验工作还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些发达国家产品质量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质量也稳定,但是他们还是十分重视检验工作。例如,美国推崇以“预防为主”的观念,注重工序过程中的预防,尽可能的把质量问题控制在产品形成之前,追求100%的合格品。仍然对检验工作也没有丝毫懈怠,改进检验仪器,提高检验人员素质。这种对检验的重视程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国家的企业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尽管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可由于企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产品能用就行”,“差不多就行了”的观念在我们的企业员工思想中还很有市场,凑凑合合,员工责任心欠缺,体系运行中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现象时有发生。往往在设计、生产等环节上出现一些失误,这些有缺陷的产品,就必须要靠检验来剔除。因此,保障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必不可少,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工作只能加强而不能减弱。

    二、质量、检验人员的素质是检验工作质量的关键

        质量检验人员负有判定产品质量合格与否的职责,是保障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保证产品质量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有较高素质的员工承担此项工作。

        一个合格产品的制造,是需要多道工序加工的,而每道工序都需要检验人员来严格把关。他们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有实事求是,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更要有对工作耐心细致的韧劲。检验人员的工作单调、琐碎,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着同样一件简单重复的工作。始终要用挑剔的眼光去审视产品,没有创造性,没有轰轰烈烈的工作业绩,还容易得罪人,也从来不被人关注。正是有了质检人员的认真负责,层层严格把关,我们企业的信誉以及顾客的忠诚度才能保持,我们企业的经济效益才有保证。这都与检验员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检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检验人员在不经意的状态下,造成检验工作失误,那将“后患无穷”。如果将合格产品判为不合格品,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而如果将不合格产品判为合格品,那就会给消费者带来损失,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也会失去信誉。久而久之,企业就会走向倒闭、破产边缘。因此,质量检验人员的素质是保证检验工作质量的关键。

    三、提高检验工作质量的几条途径

        1、加强检验队伍建设,提高检验人员素质

        一是要对质量检验队伍素质的保障,即把生产一线岗位上工作表现较优秀,责任感较强的人员选派到检验岗位上来。杜绝将生产线上无法胜任工作、责任心差、没人要的塞到检验岗位,致使检验工作质量下降。二是要设置与检验工作相适应的人员编制。检验人员少了,要影响生产检验进度,工作量太大、劳动强度大,人就会产生疲劳,出现错检、漏检,错判可能性加大。检验人员多了,又会人浮于事,检验工作效率不高,造成检验成本加大。企业要根据产品的种类、数量和产品的发展趋势设置检验岗位,尽量做到人员安排合理,工作量适中。

        检验人员的素质对保障产品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检验人员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即“只有平凡的岗位,没有平凡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自愿的恪守职业道德,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负责、尽职尽责。即使出现差错也要勇于承认,并及时纠正。进一步加强职工责任意识,培养标准化、精细化操作习惯;开展检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工作,提高检验工作效率和质量;二是检验人员要善于学习,不断强化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提高整体水平。定期组织培训和个人学习相结合,联系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以及质量管理水平。经常学习新的检验技术,检验知识要不断地更新,对产品的标准、技术规范、质量计划要理解透,并要不折不扣的执行。三是检验人员要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精神饱满的工作热情,才会有高质量高效能的工作成绩。检验人员的素质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培训来提高其素质。这是一项长期工作。

        2、选配适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是实施质量检验的手段,以它显示的产品特性为依据来证明产品和过程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要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选择就是要适用的。所谓“适用”就是所配置的测量仪器仪表的准确度要满足产品所要求的精度。检验设备要先进、准确、可靠。即不要准确度过低,又不要准确度过高,低了不能覆盖产品的要求,过高了就会给企业带来浪费,配置要适用。企业要重视检测资源的投入,根据产品的种类、发展现状添置相应的、相适用精度的检测仪器、公量器具。提高自动化水平,并要定期检定、校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实施“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检验人员的能动性

        检验人员的工作单调,是重复性操作,很容易产生厌倦和浮躁情绪。在这种被动状态下工作,将会降低检验工作量。如何才能调动检验人员的积极性,使其情绪稳定,工作有兴趣呢?一是要制定质量奖惩制度。奖罚分明。让检验员时时刻刻都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谨慎地工作,要认识到因为自己的工作出色而获得奖励,又因为自己的工作失误造成漏检、错判,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而受到处罚。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一个和谐、融洽、轻松的内部人际关系氛围。通过沟通取得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多从关心职工、爱护职工、帮助职工等方面开展工作。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创造一种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局面,在班组营造一个能者受重用,庸者无立足之地,选贤任能,鼓励员工们奋发向上的良好风尚,以此来激发检验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能力,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建立一支正直的又精又专的质检队伍。有人做过实验,人在未接受激励时,通常职能发挥其工作能力的20%左右,而受到激励的人可以发挥到80%左右,甚至会更多,有时还会超常发挥。也就是说,一个人通过充分激励后而发挥的工作能力相当于激发前的4倍。由此可见,人的积极性就像是一根弹簧,你使多大劲,他就会伸多长。因此,企业要实施有效地激励机制来调动和发挥检验员的潜力,以此来提高检验工作质量。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要追求更高、更好的产品质量,就必须重视质量检验工作,只有有了高质量的检验工作,产品质量才能有保证,企业才可以实现持续发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26 09: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推行质量理念:"质量是制造出来,不是检验出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4 天

    连续签到: 4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09: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chg1555


        很正确!检验只能相对于事后的诸葛亮,再就是把关而已~
  • TA的每日心情

    2025-2-11 08:44
  • 签到天数: 18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4-27 19: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心寒啊,遇到一帮只会找麻烦,不会事前解决问题的检验人员,让人头大到家。好在炉前记录是我们自己记录,很多问题给隐藏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4 天

    连续签到: 4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20: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铸造小猫


        我们公司的炉前记录(碳硅)、光谱记录、理化检测记录是我掌控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25-2-11 08:44
  • 签到天数: 18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4-27 20: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老翻砂匠
    光谱是同事和我两个人自己做,碳硅是抽空做几个,炉前快速金相还是自己做,浇注记录是作业长记录,其实和我记录没多大区别。理化检验归质量部,金相这块通常出不了大问题,化学分析就那回事,唯一头痛的就是机械性能,这个没法动了。
    你们进厂的原材料检验频率是多少?每种每批都捡吗?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27 20: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铸造小猫


        比较好奇,那你们检验人员都干些什么,你做的事情不是应该是他们干的吗
  • TA的每日心情

    2025-2-11 08:44
  • 签到天数: 18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4-27 20: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小鱼NEMO
    说来话长,碳硅仪是才买的,还在摸索阶段,没有专人可以理解。炉前快速金相是几次上马,几次取消,做蠕铁看到的都是球,自然就取消了。现在又开始上了,这个是我坚持要求的,现在还没步入正轨,连用那些砂纸都不确定的时候。光谱工是有的,有段时间光谱结果偏差较大,出了一堆废品,这个岗位撤销了由熔炼工程师自己干,自己对自己负责,但标准化这块另有专人来做。炉前记录以前是有检验员来做的,结果人家中暑了,结果就自己记录了,现在改成夜班开炉了,让检验员来和我们一样熬夜,一干十几个小时,中间还没多少休息时间,谁来啊?
    目前是打算光谱,金相设专人来做,但不知道人哪天能补充到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27 21: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铸造小猫

    话虽这么说,我还是觉得,这个应该他们干,说句不客气的,这个叫管理混乱(我没干过铸造,我是按照我们这里情况说的,有冒犯的地方,请谅解)。
    不过,你能者多劳,也是一种锻炼。
  • TA的每日心情

    2025-2-11 08:44
  • 签到天数: 18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4-27 21: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小鱼NEMO
    我这可以看成一个小作坊,除了有光谱,好点的合金原材料。因为规模在发展,很多东西还不够完善。光谱自己做比别人做人累很多但更加靠谱。以前那人制样水平有限,当时牌号单一,就是不打光谱也出不了大的问题,结果连续数炉碳硫异常,出了一批废品,然后复打结果有偏差。专人做如何确保那人尽心尽责有难度,也许你可以说我自己做光谱也有不准的时候,但自己心里多少更有底一些。目前牌号扩展了很多,光普工要造价还真没多少办法。设备比较老,中间记录打印下来有难度。我这离正规化的路还很久远。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4 天

    连续签到: 4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21: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铸造小猫


        我们的检验、检测等原来也一直归品管部的,从今年开始划归到材料工程中心了,而这个中心是我负责的。

    由于产品的用途不一样,所以我们不做机械性能试验,只是做工作面部位(毛坯里面3.5mm)和非工作面的硬度检测和抗氧化性能试验,目前正在上导热性能测试设备。

    原材料的检测对生铁要求比较高(Q10),每月进一次,一百多吨,每次卸货之后,按九宫格取样,理化检测元素含量。

    对于钼铁、钛铁、钒铁是每批必随机取样检测品位,镍板和电解铜板不做检测。

    硅铁、锰铁、铬铁,以及其它的合金均以所提供的质保书为准,只有出现铸件成品检异常时才会做检测,但至今没出现过异常,都是老供应商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25-2-11 08:44
  • 签到天数: 18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4-27 22: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老翻砂匠
    现在考虑球化剂,孕育剂抽检,废钢同样抽查,蠕化剂必检。这几天被催着改技术标准,考虑哪些要监测,监测哪些内容。多谢前辈的提醒。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28 10: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老翻砂匠


        检验、检测归技术部门管,说明老板(或领导)对你们很重视,对检验亦是如此,我觉得在他看来检验已经不是寻常的日常检查检测,检验已用于而更多是新产品的开发,或是提高固有产品的质量,等级层次有很大提高,对您那里还真有点羡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4 天

    连续签到: 4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11: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小鱼NEMO


        现在的加工技术在同行里基本上都已经都很接近了,加工中心,CNC等,无非就是根据企业的实力,数量上的多少而已。而真正竞争的核心,应该就在于材料和材料的制作工艺,这一点,明智的老板都已经注意到了,我们的同行业这几年都纷纷与各高校合作,成立材料研发中心什么的,试图靠材料取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2-24 18:04 , Processed in 0.2392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