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40|回复: 6

[分享] 球墨铸铁热分析曲线特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5-16 20: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海边拾贝 于 2014-5-16 20:23 编辑

无标题.png
        TL1是球墨铸铁在液态下析出的温度,在1350-1450℃左右。由于在液态下析出的石墨量不大、热效应小,所以在冷却曲线上只出现一个拐点。
       随温度下降,在石墨周围由于贫碳及共格关系会形成奥氏体壳,在冷却曲线上出现TL2拐点。按球墨生长阶段的划分,TL2以后应进入共晶结晶时期,但是开始共晶生核的温度是TEN,而不是TL2,这是因为在TL2温度下形成的奥氏体是在初生石墨球上析出的,TEN温度下才真正反映石墨-奥氏体两相开始共晶生核。
       如果球化处理后没经过孕育或孕育不充分,核心数少,共晶团析出不多,因而热效应不大,在TEN后温度继续下降到共晶转变的最低温度TEU,形成一定的过冷△T=TEN-TEU,叫共晶过冷度。球化处理后未经孕育的球铁△T大于25℃,而且TEU越低以及△T越大,组织中碳化物则越多。
       当球化后的铁水得到充分的孕育,成核条件好,共晶团的核心数多,则△T很小,甚至TEN=TEU。
       TEU是共晶转变的最低温度,从TEU以后开始大量共晶转化、放出热平衡散热损失,使TEU以后的温度不再下降,形成共晶平台TER,甚至出现少许的共晶回升温度△TE=TER-TEU。一般球化良好及孕育良好的球铁,△TE在0-5℃以内。如果球化不良或球化衰退,则△TE较高,在8-15℃之间。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奥氏体壳破裂,石墨在与铁水直接接触下生长,使结晶速度大,放出热量多,所以△TE大。
       普通灰铸铁△TE也小,2-4℃,这是因为呈层状凝固的结果。
TER是共晶转变的最高温度。球铁与相同成分灰铸铁的共晶平台最高温度之差叫相对过冷度,△T过冷=TER(原铁水)-TER(球铁)。
       相对过冷度表示了过冷倾向。球化剂都降低共晶转变温度,经孕育处理的球铁TER得到明显提高,与孕育前的球铁水TER提高8℃以内。
由于球铁在共晶结晶时,碳要通过固态奥氏体壳进行扩散,故结晶慢,共晶反应时间长,在冷却曲线上得到明显反应。在TER以后,在共晶团边界间隙里的液体仍在不断结晶。随奥氏体壳的不断加厚,碳的扩散更为困难,一直拖到TS才结晶完毕,所以冷却曲线的膝部缓慢圆滑。灰铸铁则在共晶平台处曲线陡然下降。
综上所述,球墨铸铁的冷却曲线特点:
(1)共晶平台的时间间隔长,膝部缓慢圆滑过渡。
(2)共晶回升温度(△TE=TER-TEU)较小,一般为0-5℃;   
回升温度越小石墨球畸变可能性也越小。
(3)未孕育球铁共晶平台的温度比灰铸铁降低,孕育后TER明显提高。
无标题.png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2-11 10:39
  • 签到天数: 93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4-5-17 10: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有值得学习的资料,就是太少,谢谢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6 16:45
  • 签到天数: 20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5-17 13: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的分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5-20 16: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球化剂都降低共晶转变温度,经孕育处理的球铁TER得到明显提高,与孕育前的球铁水TER提高8℃以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14 07:41
  • 签到天数: 14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5-21 17: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太感谢了,虽然内容少,但是将的很精辟,让人一看就懂。很适合初学者,这个必须要顶。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17 12:35
  • 签到天数: 8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5-31 08: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少而精。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6-3 21: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DSC吧?根据DSC来判断组织中的各种转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2-8 07:18 , Processed in 0.94382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