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30|回复: 12

[分享] 电炉熔炼铸铁工艺特点及常见缺陷的防治新见解【转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18 天

    连续签到: 2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4-22 12: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近年来,由于环保的要求,大多数小型冲天炉被小型中频感应电炉所取代,冲天炉由于使用焦炭等燃料,熔炼过程发生冶金反应,而电炉熔炼主要是合金重熔,冶金反应作用不显著.  

          电炉熔炼铸铁的工艺特点就在于铁液重熔后合金过冷度增大,同时过热温度较高,随之而来的铸铁质量控制遇到了新的问题。

        电炉铁水重熔后,所含的杂质物相比冲天炉要少,也就是说纯净度要高,在其凝固过程中缺少了异质结晶核心,凝固时的成分起伏和浓度起伏要弱些,这使得过冷度加大(这儿所谓过冷度是指相同成分的铁碳合金凝固时的实际温度超出沿稳定系结晶温度的那一部分),合金沿介稳定系凝固结晶的可能性加大,也就是结晶产物中Fe3C(渗碳体)的含量增多,而冲天炉铁水由于含较多的异质核心,凝固结晶时沿稳定系发展的倾向大,在铁碳合金相图上,稳定系结晶的产物就是铁素体和石墨。

        电炉铸铁的熔炼特点,要求铸造工作者在铸铁的成分选择、炉料配比、废钢用量、孕育工艺、增碳脱碳、增硫脱硫、球化工艺、蠕化工艺、温度控制、浇注工艺等许多方面需要更新观念,采取符合实际的手段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国际铸业技术专家夏振环先生,作客“百家铸造论坛”,与网友、粉丝一起,探讨“电炉熔炼铸铁工艺特点及常见缺陷的防治”。

         夏振环先生根据三十年冲天炉生产和近十多年电炉生产实践,就上述10大问题谈谈经验教训。

          一、电炉铸铁炉料配比及合成铸铁

         在铸造行业,人们常说,铸造材料的成分决定组织,组织左右性能;这句话其实并不全面。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许多铸铁,在相同成分时,机械性能却有较大差异。铁水的质量除与其成分有关联外,还与炉料配比(生铁用量、废钢用量、返回料用量、合金加入量),熔化与出炉温度,孕育工艺等有密切关系。所谓合成铸铁,就是指配料中使用50%以上的废钢,通过增碳合成的方法制取的铸铁材料,因为需要较高的熔化温度,只宜在电炉中熔炼。目前合成铸铁主要有合成灰铁和球铁。

        通过大量实践,对于HT250、HT300等高强度灰铸铁来说,废钢左右强度、生铁影响组织.

          1、配料禁忌:

       (1)、高比例废钢(尤其是船板)与高比例回炉料(浇冒口、废铸件、铁屑)搭配,合成灰铁的废钢加入量不宜超过50%;

       (2)、高比例废钢(尤其是船板)与含硫磷高的生铁搭配;

       (3)、回炉料超过40%(浇冒口、废铸件、铁屑)。

        2、配料优化组合(%)

          组成生铁废钢回炉料

        配比A403030     配比B304030    配比C204040    配比D205030

          3、锰硫含量

        需要提高硬度时锰的含量可达1.0-1.2%,但不要求相应提高硫的含量(关于灰铁中的硫含量,另行分析)。

        某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多用废钢,在两个月内试制合成高牌号灰铸铁,废钢用量一度达60%,有一段时间除加入废钢外另加回炉料和少量铁屑,最初质量不错,但一段时间后发现铸件批量缩孔、缩松和有白色硬斑,并且持续不断越来越严重。

        此缺陷成因:初步判断是铁水中MnS的含量过高而引起的铸件显微缩孔、缩松,MnS富集形成白色硬斑。这是由于高牌号灰铁HT300成分要求Mn含量较高(1%左右),加之废钢自身锰也高(船板中的16锰钢含Mn在1.6%),而废钢中的S以及回炉铁(包括铁屑)中的S和锰反应产生的MnS在炉料中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过量,从而产生上述缺陷。

        为了减少铁水中的MnS含量,一般用加入一定量的优质新生铁(低S低Mn)来调整,另外提高孕育效果,可使MnS细化,减弱其不良影响。

        废钢加入量过大时,由于废钢熔点在1530度左右,而生铁和回炉料的熔点只是1230度左右,多用废钢增加了电耗,加大了铁水的过冷倾向,还吸附大量的氮气,一般来说合成铸铁工艺并不适用于灰铸铁,而比较适用于球铁

        二、关于电炉灰铸铁增硫问题

        前面已经说过,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铸铁工艺对比冲天炉熔炼,除了具有熔化温度高的优势外,却有不少缺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铁水过冷倾向较大,极易产生影响材料机械性能的D、E型石墨;二是铁水纯净,异质结晶核心较少,导致孕育效果差,在同等成分条件下,铸件强度偏低铁质偏硬;三是收缩倾向较大,在高牌号灰铸铁中锰含量较高时,容易产生显微缩孔、缩松。

        针对上述问题,应对的措施是:

        1、在熔化后期增加一个高温保持时间,尽可能使各种炉料熔化的铁水晶粒均匀,尤其是细化石墨;

        2、适量增加外来异质核心(如硫化物),强化孕育效果,促进A型石墨的形成;

        3、控制高牌号灰铸铁的硫、锰含量及其比例,控制回炉料比例,达到合适成分。

        这些措施,对不同结构的铸件产品是有差别的,需在实践中掌握。

        某公司某日,用电炉熔炼6炉灰铁HT300铁水,浇铸液压阀G03、G02等产品,经解剖内部组织发现大面积显微缩孔、缩松、缩裂,共830只全部报废(见附图)。检测布氏硬度HBS241,化学成分C3.27,Si1.78,Mn0.83,S0.087,P0.04。珠光体98%,E形石墨达80%(A型20%),石墨长度5级。据有关人员研究分析,应是铁水材质出了问题。

        化学成分分析的结果,对一般的薄壁HT300铸件来说似乎是正常的,然而对于液压阀铸件(壁较厚)却出了问题。此缺陷成因:初步判断是铁水中MnS的含量过高而引起的铸件显微缩孔、缩松、缩裂,也就是说铁水中的S、Mn含量超出铸件所适应的范围(对不同铸件其成分量有差别)。

        由于在熔炼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增S剂,铁水中的S、Mn含量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铁水含S量超出铸件自身正常凝固结晶的要求,从而产生此类缺陷。对策:停止加入增S剂,调整Mn的含量,保证HT300灰铁的五元素的正常含量,调整后,缺陷全部消除。

        在电炉灰铁铁水中通过加入增S剂形成一定量的MnS,作为异质核心,提高孕育效果,这从理论来说是正确的,但是近年来大多数文献资料所说,电炉高牌号灰铁的含S量需控制在0.05-0.10%比较合适,然而许多工厂的实践证明,当含Mn量在1%左右时,若铸件成分分析含S量超过0.05%,铸件就开始产生缩孔缺陷,当含S量超过0.07%时就会发生批量缩孔,这种现象如何解释呢?

        灰铸铁中的S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单质,另一种是化合状态的MnS,灰铁中起结晶核心作用的硫,主要是化合状态的MnS,我们现在的化验手段(无论是化学分析还是光谱分析),都只能分析出铸件和铁水中单质状态的S,而以化合状态(MnS)存在的S是化验不出来的。当单质S含量超过0.05%时,化合态的S含量就比较高了,此时的铁水中:

        MnO+FeS=MnS+FeO,FeO+C=Fe+CO,或2FeO+C=2Fe+CO2

          这时铁水在凝固过程中就在析出CO或CO2的同时产生部分棕色的MnS粉沫,形成铁渣反应气缩孔。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气缩孔,不仅在电炉铁水也在冲天炉铁水中发生。其实我们在电炉熔化过程中,已经增加了一部分硫,这些硫来自于:

        1、由回炉的浇注系统带来,浇注系统中的硫磷含量远高于铸件中的含量;

        2、生铁中的硫,一般生铁中的硫含量是不高的,而我们购买的普通生铁上面都携带不同程度的炉渣(拉圾),我们是不会化验的,但这些拉圾却含有较高的硫磷,会带入炉内;

        3、废钢和生铁等炉料的铁锈,氧化铁含量较高,进入铁水中会增加硫的吸收率。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再补加硫化铁来增S,就过分了。实际生产高牌号灰铸铁件时,铁水中的单质S控制在0.03-0.05%之间为妥。

        三、电炉高牌号灰铁的孕育和变质处理

        关于高牌号灰铁(以HT300为例)的孕育工艺,传统的孕育量是处理铁水量的0.3-0.4%(以冲天炉生产为主),近年来随着电炉的普及,孕育量逐渐增加,最新资料推荐0.5-0.6%,本人通过长期实践,选择孕育量在0.8%左右,取得强度硬度和切削加工性能的全面提高,铸件加工后的内部缺陷大幅度减少。

        某公司生产高牌号的电磁阀,技术要求铸件硬度大于HB200,强度大于300N/mm2,该产品主要壁厚超过50mm,通过多次试验,在加大一次孕育量的同时,采取二次随流孕育,消除了厚壁带来组织粗大的缺陷,提高了铸件致密度,保证了产品质量。

        关于铁水二次随流孕育,在浇注前加入粒度0.2-0.7mm的均匀的孕育剂,比较适用于厚件,而用于小件时反而增大了铁水的收缩性能。

        有一个时期,某公司部分产品加工后表面呈现白色亮斑硬度很高,刀具打滑,经分析,原来是孕育剂的块度过大,与铁水包容量不相适合,致使孕育剂在铁水浇注时未能完全熔解,铸件局部硅量富集形成硬化相;当在铁水温度偏低进行二次随流孕育时,也会产生同样的缺陷。

        有一家专业生产HT300灰铁液压件的工厂,浇注一种KP泵体,铸件壁厚30mm左右,按照HT300的经验成分配料,铁水成分:C3.0-3.1%,Si1.7-1.8%,Mn0.95-1.05%,P0.05%,S0.04%,铸件本体解剖抗拉达300N/mm2,但是连续多批产品在内浇口附近发生缩陷和缩裂,无论对浇注系统如何调整,就是不见效果,

        没有办法,只能提高碳当量降低强度,调整到C3.2-3.3%,Si1.8-2.0%时,缺陷消失,但产品经加工后试压,大部分产生膨胀渗漏,本体测试抗拉也不合格,造成主机厂批量退货。联想到以往有一批同类泵体,由于听了别人的建议,用硫铁增S,铁水含S在0.07%以上时,铸件大面积缩孔,积存大量废品,为了处理这批废品,根据稀土脱硫的原理,当加入此类废品时,在孕育过程中补加少量稀土镁硅铁(约0.2%),有效地降低了硫含量,解决了缩孔问题。

        针对当时KP泵存在的缩陷和缩裂,虽然原铁水含硫并不高,在孕育时同样试加了少量稀土镁硅铁(约0.2%),也取得了理想的结果,缩孔问题完全解决。分析其机理,铸铁产生缩陷,主要还是铁水中的气体(包括氧、氮、氢等)作怪,这些气体在凝固后期析出时,铁水无法补充,产生了缺陷,而稀土镁硅铁作为一种灰铁变质剂(也是一种孕育剂),却好是脱除气体的能手,铁水含气量大幅度减少,缺陷也就消除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18 天

    连续签到: 2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3: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确实不错,我下载并着实学了不下于三遍,个人认为,观点很好,很切合实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4-22 14: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16-4-22 14:49 编辑
    老翻砂匠 发表于 2016-4-22 13:48
    这篇文章确实不错,我下载并着实学了不下于三遍,个人认为,观点很好,很切合实际! ...


    1:虽然原铁水含硫并不高,在孕育时同样试加了少量稀土镁硅铁(约0.2%),也取得了理想的结果,缩孔问题完全解决。分析其机理,铸铁产生缩陷,主要还是铁水中的气体(包括氧、氮、氢等)作怪,这些气体在凝固后期析出时,铁水无法补充,产生了缺陷,而稀土镁硅铁作为一种灰铁变质剂(也是一种孕育剂),却好是脱除气体的能手,铁水含气量大幅度减少,缺陷也就消除了。
      2:  MnO+FeS=MnS+FeO,FeO+C=Fe+CO,或2FeO+C=2Fe+CO2
    这时铁水在凝固过程中就在析出CO或CO2的同时产生部分棕色的MnS粉沫,形成铁渣反应气缩孔。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气缩孔,...


    这往往被忽视.气致缩孔.又如氮致气孔.铝硅合金的氢致气孔.渣致内生气孔.....这些致陷原理都超出了液体补缩所致的缩松之定义域i,虽然在这些气孔内表面,仍可见树枝状乳凸特点.但不属于缩孔(松)的定义域内..不应定义为缩孔或缩松......
    这也是铸造的深奥之处吧,铸造缺陷的认定和分析,切不可见木成林.管中窥豹.....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18 天

    连续签到: 2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5: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16-4-22 14:37
    1:虽然原铁水含硫并不高,在孕育时同样试加了少量稀土镁硅铁(约0.2%),也取得了理想的结果,缩孔问题完 ...

    高人就是高人,敬佩!

    铸铁中对于N、H、O,日本出的一本《反应论铸铁学》讲的很不错,往往我们忽视了某样因素而造成感觉铸造的“很不讲理”,其实只是我们没有能做到分析仔细,铸造的多环节就造成了我们必须面面俱到地伺候它,否者结果都不会令人满意,这也是构成铸造的奥妙之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24 13:45
  • 签到天数: 3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6-4-23 17: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篇文章,彻底的颠覆了我以前的想法,但是金相组织是否是A型,以前我做过一个对比,加入硫化铁后金相组织很好,以前没加时,不是太好。硫含量太低孕育是否有作用?生铁加入量在30%时是否会造成C型石墨,曾经听过李传栻老师的一个讲座,要求生铁不超过15%,认为这也是个关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0-19 20:38
  • 签到天数: 97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4-24 17: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都受益。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8-9 16:12
  • 签到天数: 28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6-4-24 18: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0-10-4 09:03
  • 签到天数: 1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6-5-3 14: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许多工厂的实践证明,当含Mn量在1%左右时,若铸件成分分析含S量超过0.05%,铸件就开始产生缩孔缺陷,当含S量超过0.07%时就会发生批量缩孔,这种现象如何解释呢?
    分析其机理,铸铁产生缩陷,主要还是铁水中的气体(包括氧、氮、氢等)作怪,这些气体在凝固后期析出时,铁水无法补充,产生了缺陷,而稀土镁硅铁作为一种灰铁变质剂(也是一种孕育剂),却好是脱除气体的能手,铁水含气量大幅度减少,缺陷也就消除了。
    以上是文中的论段,哪最后合格后的硫含量是多少?金相及力学性能咋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5-21 02:28
  • 签到天数: 7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6-7-1 23:2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学习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9 11:10
  • 签到天数: 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6-9-4 21: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的化验手段(无论是化学分析还是光谱分析),都只能分析出铸件和铁水中单质状态的S,而以化合状态(MnS)存在的S是化验不出来的
    这个说法有点看不明白,难道化验室报告中的含硫仅是单质硫含量而非总硫含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6-19 13:33
  •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6-9-15 09: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高牌号灰铁(以HT300为例)的孕育工艺,传统的孕育量是处理铁水量的0.3-0.4%(以冲天炉生产为主),近年来随着电炉的普及,孕育量逐渐增加,最新资料推荐0.5-0.6%,本人通过长期实践,选择孕育量在0.8%左右,取得强度硬度和切削加工性能的全面提高,铸件加工后的内部缺陷大幅度减少。

    0.8%的孕育量是不是有点高了?我曾经在HT250试过,潮模砂小件,这个孕育量铸件加工后发现很多小针孔,过度的孕育,大量的核心反而成了渣气孔形成的核心,后来把孕育量降为0.3%,问题解决了。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18 天

    连续签到: 2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13: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jinqisu 发表于 2016-9-15 09:49
    关于高牌号灰铁(以HT300为例)的孕育工艺,传统的孕育量是处理铁水量的0.3-0.4%(以冲天炉生产为主) ...

    0.8%是有总高,我的经验0.6%足矣,根据浇注的实际情况,可以在总孕育量不变的情况下,多次孕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2-8 21:18 , Processed in 1.65916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