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5|回复: 2

[分享] 浅谈铸造管理与质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2-1 17:36
  • 签到天数: 1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6-5-13 06:4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我们都知道铸造是机械制造业中的第一道重要工序,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所制造的零部件产品在整机中的使用寿命,这足以说明为什么要如此严格地检验制造产品的机械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延伸率、金相、硬度等),每件产品除了外观的质量要求外,更注重产品材质的要求,尤其是动力铸件产品比非动力铸件产品的要求更为突出。再者铸造经营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如果我们现在还不去认真探讨和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其结果要么是继续惨淡经营,要么就因陆续失去客户而丢掉市场,最终倒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本人就曾亲眼目睹好几桩这样的严酷事实。
        面对上述事实,各相关企业的法人必须保持清醒头脑,面对现实生产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不能掩盖,必须及时纠正,避免造成更多的经济损失。
        我在八十年代末就是铸造高级技师,从事这个专业已有40余载,不仅精通铸造专业技术,更精通各种铸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所以长期担任技术工程师和质量工程师。现在我把在国企及私企在铸造专业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与现实生产当中的许多纠结,与行业中的有志之士推心置腹,以我的专业知识和诚恳态度为困扰中的企业效力,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据我在国企与私企的几十年工作经验,可把此问题按以下几个步骤分解:
        1、铸造生产过程的精细管理——作为铸造车间的主要负责人,最起码应懂得:一个完整无缺的铸件是在生产车间内将固体主、辅料经高温熔炼成合格的铁液后浇注形成的产品固体。在这个还原过程中包括了最基础的物理、化学、力学简单知识。如果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那么在出现质量问题时就能明白症结所在,从源头上杜绝质量缺陷。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严格和科学管理也能产出一定的经济效益,尽管是微观的,但与企业整体的经营效益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千万不要以为有了生产定额、产品质量指标就可以万事大吉了,殊不知由于没有很好专业技术支撑和精细的生产车间管理,导致以产量来保质量的事实屡见不鲜。如此不仅扩大了制造成本,也极大地浪费了地球上的有限资源。
        产品出现重大的质量问题时,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认真分析:一是操作是否规范,二是技术工艺有否缺陷,三是熔炼的材质有否问题。因此,对铸造车间管理者要求甚严,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和文化素质,最好粗通专业技术,严格控制各个生产环节:依照产品制造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定,以“作业指导书”内容来实施精细检查工作,彻底杜绝作业员工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随意性”,从产品制造源头开始严格把握,使合格的毛坯铸件能顺利流转于下道工序——机械加工,才能更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否则随时都可能出现既费马达又费电的现象。总之一句话:基于铸造车间管理岗位的重要性,对其管理者的聘用,一定要唯才是用,不能任人唯亲。
        2、在新产品开发中的专业技术支撑:从试产到量产的过程是极其重要的,时间也非常宝贵,因为无论是客户需要还是市场竞争都相当苛刻和残酷,所以要正确地将工艺及生产流程贯穿于现实,出现偏差及时纠正,便于体现在日后量产时所需的“作业指导书”内容中。铸造专业技术必须要在其生产车间提供技术支撑也是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
        产品从开始制造到成品,每一道工序都应有技术要求的“作业指导书”,这既是规范化生产需要,又是保证实现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铸造的第一道工序从混砂、造型乃至熔炼、浇注都是专业技术重点,只是熔炼工序更为重要。因为对此岗位的专业技术要求更全面、更严格。在制造产品过程中,须以不同的产品材质需要而实施不同的工艺制作方式:如“灰口铸铁”与“球墨铸铁”这两种产品构造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工艺上就有严格区分。这两种铸铁显然具有不同的制造工艺,从砂型刚度、模具的浇注系统工艺到熔炼的出炉温度与其浇注的速度,乃至CE(碳当量)以及孕育材料与孕育方式都有明显的不同,尤其是最后凝固方式更有不同:前者是从“逐层凝固”,而后者则是“体积凝固”。有个别企业认为加些“球化剂”就是球墨铸铁,这种认识和做法是荒唐至极的,若是不尊重专业技术,到头来只会自食恶果。
        3、金属熔炼与产品质量——我们铸造行业有一句俗话叫“三分造型,七分熔炼及浇注”,这足以说明了熔炼和浇注在产品制造中的重要性。首先浅谈金属熔炼。现铸造行业大多使用电炉,既干净又快速,便于控制铁液成分及满足产品浇注所需的温度要求。但操作员工不要认为只要把固体的原辅材料熔炼为液体再按所需温度出炉,就是本岗位的工作内容,按这种操作方法来工作只能称为熟练工而不是技术工。首先要切实了解和熟悉电炉的各种功能与现实生产中的关键作用,这才是具体工作中的技术要点,再者还要根据产品材质需求及时调整铁液的成分,使其具备制造合格产品的要求。所以一名合格的熔炼操作工在具备了基本专业知识的必要前提下,加上每炉详细的工作记录,很快就能充实和提高专业技能。
        其次在浇注时必须按正确的浇注方法操作,否则浇注工就变成“灌注工”了,很多企业亦是如此。浇注方法不当会直接影响型腔的正常排气与铁液的凝固,造成废品,所以我常说干铸造也要注重团队精神,不像机加工,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工序出现了偏差。铸造十分重视每个工序的严格控制层层把关,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负责;不然在分析解决制造质量问题时,就会出现很多什么“可能”、“也许”的词汇,致使很难找出问题的根源,最终的结果是质量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对此我个人认为:产品质量如不能防患于未然,那么“亡羊补牢“也就是必然,然而“亡羊补牢”并不是解决质量问题的真谛。
        4、产品质量与现实生产之纠结:坦率地讲,质与量本身即是矛与盾的问题,但是我始终认为产品的“质”应是首位,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否则产量再高都是虚假的,确切地说,以产量来保质量,实际上就是在剜肉补疮!
        怎样确保我们所铸的产品质量呢?以我个人经验认为,首先是需制造的产品工艺性,其次是要操作员工认真按照其技术规程来精细作业。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产品出了质量问题时,其应有的“整改措施“是否正确?又给怎样去具体落实与检查?只有如此,工作流程的动作,才能彻底避免各相关部门推诿责任。为了让“整改措施”行之有效,其重要依据即是认真地执行“TS16949”产品质量文献中的要点。据我所知,有绝大部分企业中负责质量技术工作的管理者连交给客户的“八D”工作报告都写不出来,而且张冠李戴,弄得客户哭笑不得。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负责人不懂技术,没有实际专业知识,出现质量问题后,又拿不出有效的整改措施,使其“涛声依旧”,废品源源不断,不但影响企业形象,更导致企业严重亏损,甚至濒临倒闭。本人去过不少铸造企业,绝大多数都说已有了“TS16949”,但是出了质量问题,一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二是首先推诿工作责任,而重要的质量文件锁在文件柜里睡大觉,真是可悲可叹。对他们来说,质量体系文件是展示给客户的,殊不知这是解决和正确处理质量问题的法宝。
        举个例子,本人曾在天津宝溢集团担任铸造品管部经理之职,这家民营企业不仅是硬件好,拥有许多先进铸造专业设备,而且还有齐全的理化、检测设备,主要生产国内外高、中档铸件产品,其材质为灰口铸铁与球墨铸铁,产量可观,更可喜的是在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上,严格执行“TS16949”的精髓。尤其是每次整改措施的具体落实、定位跟踪直到完全验证的整个过程都用真实文字记录存档,作为产品质量迅速提升的重要依据,因为产品质量只有不断地持续改进,其产品才能越铸越精。我真诚地希望本行业同仁能够借鉴别人先进的工作思想,自己才不至于成为“井底之蛙”。
        目前,铸造行业的经营状况如履薄冰,有些经营者不去认真思考怎样改变落后的生产模式,以较先进的专业设备、创新的工艺方式、更好的产品质量来参与市场竞争,而是还在采用“地坑式”手工作业,这种滞后的技术工艺及生产模式是揽不到高端产品的制造权的,只能继续替别人做嫁衣。不仅如此,某些企业在高额利润诱惑下居然还敢以次充好,违规使用大量废弃的机生铁作为主材料,并混杂废旧钢材,在其成分根本不明的情况下大量使用“增碳剂”来制造高端产品,或动力铸件、传动力铸件等。最终产品材质搞得非钢非铁,根本达不到国家对牌号铸件的技术参数要求,如抗拉试验、金相检验、硬度规定等,其结果就是所制造的产品为“料废”,堆积如山。
        我们常说:做食品就是做良心。我认为做产品同样也是做良心,所以做机械产品也要先学会怎样做人,产品质量工作只有务实求真才是企业生存的唯一正确途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4 10:44
  • 签到天数: 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6-5-14 08: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品质量工作只有务实求真才是企业生存的唯一正确途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6-2 09:19 , Processed in 0.09820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