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62|回复: 17

[分享] 质量管理治标更要治本!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27 15: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质量管理:治标更要治本!
    关于企业如何抓好产品的质量管理,谈的人够多了,但是,不少听起来头头是道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收到的效果却不佳,甚至很不理想。笔者前段由于工作需要,与公司质量管理部的负责人进行了一番深谈,此君是公司从一家跨国公司的质量管理部门挖过来的,从事产品质量管理工作逾十年,曾经工作卓有成绩,积累了丰富的质量管理工作经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卷书,笔者于是萌生了写这篇文章的动机。
  很多企业抓质量工作,为什么总抓不出成效?原因其实很简单:治标不治本。现实中,我们都知道抓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一些企业也确实下了较大的力气来抓,但是,十有八九的做法是治标不治本。比如有的企业强调“以罚代管”,即在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后,对有关部门的责任人进行处罚,希望通过杀一儆百,发挥威慑作用,避免以后再出事故。有的企业片面地认为,抓产品的质量只是制造部门的事情,产品出了质量事故,追究责任只能追究制造部门的人员。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偏颇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抓产品的质量工作,必须从根本上抓起,治标更要治本:
  一、建立一把手质量负责制
  质量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关乎企业生死的战略问题。一家企业要长久生存下去,产品的质量可靠、有保证,是最基本的前提。西门子冰箱1997年进入中国,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乏人问津,严重亏损,但是,凭借产品出色的质量,逐渐被中国消费者接受。今天,在中国,西门子冰箱几乎是最贵的,并且代表最高端,其在一级市场的销量已经稳居行业前列,这也使其成为了中国目前盈利能力最强的冰箱产品。因此,作为企业的一把手、尤其是产品公司的一把手,站到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必须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这个意识,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
  很多企业很奇怪,天天喊抓质量工作,但是,一旦碰到产品的质量与降成本冲突,或者与交货限期冲突,却总采取牺牲产品的质量来保证降低成本、按时交货。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使公司的质量工作成了摆设,结果不了了之。也无形之中告诉员工,质量工作是围绕利润转的,为了有利可图,产品可以偷工减料,可以马虎作业,质量工作是可有可无的。
  企业的一把手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并通过言传身教让全体员工都要有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因为企业管理干部对待一项工作的态度,通常取决一把手对它的态度;同理,普通员工的态度,则取决于自己的领导对它的态度。如果企业的一把手对待质量工作只是口热心不热,动口不动手,那么,公司的员工就会心知肚明,敷衍塞责。所以,一个企业要抓好质量工作,必须把质量意识锲入到一把手以及整个经营班子的骨子里。产品出了质量问题,首先要处罚高层,从上往下追究责任,这样才可能将质量工作落到实处。
  二、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
  产品质量没有抓不好的,关键是看企业舍得花多大力气、进行多大的投入。从经营的角度考虑,企业不可能不计成本来强调产品的质量,这就有一个度的问题,即坚持什么标准的问题。
  企业对质量管理的标准,应该宜高不宜低,宜严不宜松,即企业的质量标准,应该高于国家、行业所规定的标准。因为企业的质量工作的开展,在标准定下来之后,必须经历多个层级传递,首先是高层,然后是质量主管部门,然后是采购、研发、制造等部门,再往下是生产车间、班组、生产线上的工人,按照传递效能递减的规律,如果最初的标准不高,在经历层层递减之后,最终达到的可能是一个很低的标准,而各种低标准重叠到一起,就会酿成质量事故。
  目前,大多数先进企业都采用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的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四大部分,它是以质量管理八大原则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在全球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实际上是一种质量管理规范,具体落实,各个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措施。要从产品开发、工艺流程设计到原料采购,从第一道工序到产品下线,从装箱到运输,每个环节必须制定详细的、可控制的质量管理标准,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同时,要明确谁应该对哪一个生产步骤负责、产品需要达到什么标准,以及谁来检查、谁来对绩效打分等责任,将质量管理的理念贯彻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不仅要规定“怎么做”,而且要具体指出“谁来做”,做不好,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三、加强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
  很多企业平时不重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控制,比如对员工进行质量知识的培训、原材料采购的把关、技术研发的把关、制造现场管理的把关,而是热衷于以罚代管,在出现质量事故后对有关责任进行“秋后算账”,这样做实际上得不偿失。市场研究表明:不满意的顾客会把不满意告诉22个人,而满意的顾客只将满意告诉8个人。减少顾客离去率5%可以增加利润25%~95%,增加5%顾客保留可以增加利润35%~85%。企业抓质量工作,首先应该抓好制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要防患于未然。如果等到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再去采取补救措施,不仅要付出额外的成本,还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吓跑潜在的市场和消费者。
    加强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不单是在产品的制造过程加强质量控制,而是要将此伸延到制造的上下游环节。比如对原材料采购、技术研发、物流、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控制。实践表明,产品质量事故的酿成,由制造环节造成的只占很小的比例,主要是由于技术研发不过关、原材料不合格造成的。加强技术研发的把关、原材料采购的把关,是加强质量管理控制的关键环节。
  企业采用一项新技术,必须小心翼翼地对产品质量进行药物研发上的“临床实验”。拿家电来讲,电磁兼容、声学指标的测试,高温、高湿、冷冻、跌落等环境可靠性试验绝对不能少。一个产品正式推向市场前,最初的试产和内部员工试用,然后是小批量跟踪试销以及随后较大规模区域市场投放,这几个步骤是不能任意删减的,这个刻板的“教条”,是杜绝产品出现质量事故的铁的原则。
  一个具有远大理想与目标的企业,要有专门的质量工程师帮助上游供应商进行培训、诊断、改进革新,供应商的进步有助于原材料品质的提高。在采购环节中,必须坚持“质量第一、价格第二”的原则,遵从“99=0”、“1=100”的采购哲学观。就是说:如果一件产品有100个零部件,只要有一个不合格,这件产品就是完全失败的产品。而在保证零部件质量上增加一元的投入则可能从减少服务费用、增加品牌价值上相对收益100元。
  四、强化质量管理的执行力
  质量管理工作牵涉的面广,要使其落到实处,除了要领导重视、严格标准、严厉处罚以外,还需要全体干部员工自觉维护执行。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就是一个执行的团队。企业的团队水平主要体现团队的竞争力,这个团队的执行力分解到个人就是执行。什么叫好的执行呢?简而言之,“全心全意、立即行动”。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不可能有好的执行,企业就不可能有好的执行力,就不是好的团队。自然,依靠这样的团队去抓质量工作,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人品决定产品”。劳动力素质、劳动者的态度其实都在影响着产品质量。因此,强化质量管理的执行力,首先要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选择质量管理人员,要挑选那些富有责任心同时又有创新意识和灵活性的管理者,而选择质量检验人员,最好选择那些性格比较正直、严谨甚至是“苛刻”的员工,并且给予较高的待遇、能发挥才能和作用的工作环境。
  此外,还要倡导质量监督之风。每个下游环节员工就是上游环节的质量监督员,出现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给上游,杜绝不合格产品从自己手中流入下个生产环节。事实证明:制约产品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往往不是制度不够,而是缺乏监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31 21:41
  •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0-5-30 12: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30 14: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楼主分析!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8-4 16:26
  • 签到天数: 1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5-31 08: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有道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31 20: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百炼成刚


        质量问题永远是个永恒的话题,永远是场无硝烟的战争,也类似现在的电子战,找不到质量发生的原因是可能的,但是否能控制得住,炮火的射程是否够远才是担忧的。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28 23:48
  • 签到天数: 18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0-6-1 08: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服。铸造的质量是这样的,没有边际
  • TA的每日心情

    2025-2-14 09:40
  • 签到天数: 1041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0-6-1 23: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说的好QCD,我看大都采购商关心的是C价格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27 07: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讲来讲去,换老板如果是做检验的,老板知道检验的标准,如果老板只做过制造或者管理到底还是体验不了质量的卡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30 08:13
  • 签到天数: 458 天

    连续签到: 1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0-6-27 15: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治本的核心是质量的意识,技术的进步及执行力度.  高技术才能高质量.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5 天前
  • 签到天数: 10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0-6-30 17: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老板的质量观点来决定,但一般的会先考虑利润率,这是好多企业的通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4-11 22:47
  • 签到天数: 3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7-10 17: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保证质量是一家企业要长久生存下去以及在未来竞争中最必要的保证。没有质量就没有一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8 09: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赞成,现在大部分是在走过场!变质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8 21: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7 22: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借用我当是学ISO9001时老师的一句话:“品牌是命,创新是魂,战略是纲,质量是根。”个人认为很经典。顾名思议,根是什么呢?是立足之本。而根要怎么样才能稳固呢?这才是每一个管理者应该考虑并实实在在的去组织实施的最关键的问题。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2-11 10:39
  • 签到天数: 93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0-8-10 10: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人品决定产品”。劳动力素质、劳动者的态度其实都在影响着产品质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14 11: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决策者要有质量意识才可以影响,贯彻到管理者,再到执行者,这样才有可能提高产品质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16 15: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企机构复杂,人浮于事,抓质量谈何容易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9 01:24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8-20 14: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抓产品的质量工作,必须从根本上抓起,治标更要治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2-23 10:34 , Processed in 0.3769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