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1原材料缺陷:轧辊在冶炼、浇注、锻造过程中,出现液析C、带状C、块状C、网状C、树枝状C等缺陷,这些缺陷存在于轧辊中,若超过一定的量,将导致轧辊使用过程中出现剥落。
2轧辊调质余量不足:轧辊调质前的加工余量与轧辊的最终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关系,在轧辊的冷加工工艺中加工余量一般控制在3~4mm,过大或过小都易造成轧辊辊面质量的下降,从而导致轧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剥落。
3淬火工艺不合理:轧辊淬火是轧辊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淬火不合理,会导致轧辊淬火后轧辊表面晶粒粗化。C的分布和表面隐晶状M组织不理想,如出现针状M或C分布不均匀等组织,从而使轧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剥落。
4淬火软点:轧辊淬火时由于冷速不够,使轧辊辊面淬后得不到全M组织,而出现珠光体类型的组织,致使轧辊辊面出现软点,并最终导致轧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剥落。
5淬硬层深度浅:Cr5轧辊辊面淬硬层一般为30~35mm,而在有些情况下由于热处理工艺和设备方面的原因,生产的轧辊辊面淬硬层深度浅,从而使轧辊表面的压应力和芯部的拉应力位置接近,致使轧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剥落。
6残A量过多:轧辊淬火后辊面组织为M+粒状C+残余A,残余A的最佳控制量一般为6%~8%,当其数量超过12%时,会严重影响辊面质量,造成辊面硬度下降,出现软点而且由于残余A组织的转变,易使轧辊内拉应力逐渐增加,从而使轧辊表面出现剥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