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51|回复: 1

[已答复] S136的锻造工艺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14 14: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请教一下大家,S136的锻造工艺能不能分享一下,这个材料的锻造需要注意些什么方面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5 13:11
  • 签到天数: 1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12-14 17: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独旅者 于 2009-12-14 17:53 编辑 ) L) c2 ]$ B$ [4 K# _
    2 v9 Z! \# }& W4 H6 ?- n
    S136相当由于国产牌号的4Cr13,可以参照我的不锈钢(特种钢)的锻造方法进行锻造.! f' M. i# H! G; H4 J, W* C
    S136优点
    8 N3 T# j. B% P, t5 l( Y" a. X  S136是具有优良的耐蚀性的塑胶模具钢,具有卓越的生产特性,而且更有下列优点:8 K4 }/ p7 l' f, m
    较低的维护费用:5 e: f0 X4 q2 k3 F3 G/ I: `9 g
      模具经过长期使用后,模穴表面仍然维持原先的光滑状态。模具在潮湿的环境下操作或储存时,不需要特别的保护。
    3 K5 M' V% d5 _# \较低的生产成本:
    % L  T. Y: {1 Q* u1 V! g; ?" c  模具不因冷却水的影响而腐蚀,由于有一定的冷却循环,可增加模具寿命。上列的好处,结合S136的高耐蚀性,提供了低维护费用和高寿命的模具,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S136经过电渣重熔(ESR)精炼,具备纯净而细微的组织,使模具具有很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高的抛光性能。
    9 u8 X, D, A7 l( B/ _4 A0 _8 X用途
    ( l# D; e, n- t6 V  S136能使用与所有的模具,由于其特殊的性质,更适合特殊环境的需求。8 {  t9 @; d7 @3 F  Q1 P
    耐腐蚀、耐应变:: f8 _& `* o* R: \7 m
      对使用有腐蚀性的PVC醋酸盐类(ACETATES0)等注塑原料或模具必须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及储存时,S136能抵抗水蒸气、弱有机酸、硝酸盐、碳酸盐等的腐蚀作用,经由S136制成的模具,若在潮湿的环境中操作,或在正常状态下使用腐蚀性的塑胶材料,均不会生锈而被污染。若回火至250℃而且抛光成镜面状态时,特别能显示优良的耐腐蚀性。$ s% o5 K# }$ G* B
    耐磨性:
    / A( E, i! t: V' k2 y  使用磨擦较大的注塑材料(包含射出成型模)或要求模具有较长的工作时间,如电子零件、舍弃式的餐刀具、器皿等。1 C/ J/ D9 N* ^7 }: P
    高光洁度的表面:
    4 ]. N2 E8 e9 a  S  生产光学产品,如照相机、太阳镜、化学仪器、注射器、分析仪器及塑胶制品等。! y) Z) B- L, o% i. z1 r3 I
    热处理:
    5 [* F& o) I9 `* f! Q8 e  退火
    , r* i  x" w" U( a: ^3 u- M. F% l8 Y  在保护状态下,加热至780℃然后在炉中以每小时10℃的速度,冷却至650℃,然后再于空气中冷却。+ P( N3 T9 C6 \2 B+ f( R: w/ h
      应力消除
    9 C; O& C9 q# d: B4 {( h  经过粗加工后,必须加热至650℃,均热2小时,缓慢冷却至500℃,然后于空气中冷却。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3 收起 理由
    admin + 3 鼓励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6-1 17:52 , Processed in 0.12270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