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6-19 19: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段时间看到RIO TINTO Iron & Titanium – Sorelmetal 2008年发表在美国球铁会议上的关于二次渣(Dross)的研究论文。现于大家分享一下:
- 二次渣、夹渣和夹砂(slag & sand inclusions)是球铁中发现的三种非金属夹杂物;
- 浮渣dross(二次渣)是内生物质,而夹渣与夹砂是外生物质;
- 浮渣(二次渣)具有细丝状形貌,而夹渣呈现块状形态;
- 浇注期间(铁水流、浇口池、浇道系统或首先填充至铸型的铁液)形成硅酸镁细丝状物(浮渣),然
而夹渣主要是在球化处理时和炉子、浇包的残渣形成的;
- 夹渣、夹砂缺陷实例(A,B,C都是夹渣或夹砂缺陷)
C部放大图片
成分如下:
A= 54%SiO2, 17%MgO,18%CaO;
B= SiO2 100% sand;
C1= 44%SiO2, 52%MgO;
C2= 53%SiO2 , 18%CaO, 16%MgO;
C3 = 54%SiO2, 18%Al2O3, 10% CaO, 15%FeO
浮渣Dross(二次渣)缺陷
主要成分:
浮渣缺陷(图片)
氧化镁,氧化硅双重相图
动态模拟氧化渣的形成(买个马软件)
- 铁液中氧含量越高,氧化镁含量越高,与温度变化不大。;
- 氧含量越高硅化镁复合物含量越高,随温度的影响不大。;
- 氧含量越高硫化镁含量越高,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 温度对而二次渣的影响(下图)
- 氧含量越高,Dross含量越高;
本文的结论:
供大家分享,也使大家对二次渣的形成有个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