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11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3334 天 连续签到: 4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许多情况下,企业不是缺少战略或者资源,而是内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对既定目标的实现,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工作的关键环节上、事情的重要细节上总是欠火候。多年来,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曾为很多企业研究和提升其“执行力”。除了一线员工和关键人才、资源的到位,企业高管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所赋予的权力,以及可以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作用的效果,不应当是听一招、学一招、用一招的过程。比如,战略规划、流程再造、精细化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等,这些过程充满了宝贵的管理思想(也充满了MBA的色彩),但只是你管理工作中的工具之一,绝非全部。概括起来,你可以有四大类“招术”,可以作为提升执行力的工具。
第一个是“目标驱动”类工具。这是任何领导者都不能含糊的工具。你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向下属清楚地表达你所期望的工作目标或者结果。这方面,许多传统的方法已经被普遍采纳,比如年度预算、季度销售计划、项目投资最低接受的受益率(hurdlerate)等。当然,在非经营类工作方面,也有大量的“目标驱动”类工具可以采用,如员工在某类技能岗位的资质“达标率”、年度培训“人天或人时数”、集中采购成本优化指标,等等。这一类工具的使用,是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执行力的重要开端。
第二个可以运用的是“流程驱动”类管理工具。所谓流程驱动,就是通过强调工作的每一个关键步骤的执行必须按规矩出牌,依次统一下属的行为,进而实现目标。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中,流程并不缺乏,小到出差打的票据的报销流程,大到新产品的商业化推广流程,各类流程充斥耳边。这不是我要讲的“流程驱动”。我想说的是企业高管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哪些重大工作依赖流程来完成更合适?有时,它可能是实现你想要的目标的唯一有效手段。
第三个是“规则驱动”类工具。顾名思义,规则驱动类工具就是要求下属照章办事,遵从企业章法。让我们还是以上面的“网格化销售”案例为例。网格经理的销售和服务行为是通过“流程驱动”来实现的,但诸如仪表、形象等,则是通过明确的“规定”来做到的。比如,网格经理必须佩戴统一的胸牌和穿着统一的制服,对销售技能的达标,也是按规定考试完成级别认证,才能享有对应的职称和待遇。现代企业里有大量的规则类工具。比如,员工日常行为管理基本靠一本“员工手册”,就可以覆盖80%的要求;打卡上下班考勤制度、知识产权类产品复制和外出携带的登记制、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等,都有效地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内控风险。
最后一个是“文化驱动”类工具。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一个优秀的企业,它的企业文化就像空气,弥漫在企业的所有角落,也催生各类有益的情操和行为。
仍旧以上面的“网格化销售”案例为例。一个省级通信运营商在全省的“网格经理”有1,500多人,分布在十多个地市。要做到服务至上、客户至上,客户经理时常需要超时加班工作和处理一些规则和流程规定之外的事情。有的客户经理甚至不惜花自己的钱请客户喝茶,步行至偏僻村庄受理业务。
这个企业的价值观中,“做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做一个有意义的人”、“做一个持续成长的人”等,深深根植于客户经理的心中。同样,在许多成功的企业里,管理者充分运用了“榜样的力量”、“学习和成长的进阶”、“美好未来向往”、“责任公民和使命员工”等各种不同文化驱动、价值驱动的工具,有形和无形地提升了企业的战略执行力。
执行力: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执行力要成为一种强势,必须要把握执行制胜的二十四字真经:认同文化、统一观念、明确目标、细化方案、强化执行和严格考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