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89|回复: 0

[分享] 职场新人要修炼心态【转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1:55
  • 签到天数: 3076 天

    连续签到: 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9-4 08: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一、要觉得辛苦,不要觉得痛苦

        曾经听到一些员工在私底下抱怨工作太多、工作压力大,每天早上醒来,睁开眼睛,想起每天都处理不完的工作,觉得痛苦之极。不得已经常要留下来加班作业,最后却弄得身体健康、家庭生活都失序脱轨,个人的生涯规划也无法伸展。尤其,每天的例行工作既繁琐又呆板,让人每天都为工作所苦,根本毫无成就、乐趣可言,这样谈什么‘乐’在工作呢?公司曾提倡要苦干,不要苦熬,要以工作为乐趣,事实上,所谓的乐在工作,是指每个人都能在工作中发挥所长、不断地超越挑战,享受工作成就感带来的喜悦;而非毫无方法目的埋头苦干,仅仅动手却不动脑将工作完成,因为工作一旦缺少投入和热忱,即便每天都如时做完所有工作,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满足快乐,这是人无法乐在工作第一个最大的问题。

        因此,乐在工作的先决条件,一定要“爱”自己的工作,拥有感情才会期待它有更好的表现,自然就会去动脑筋,找出使得工作做得最好的方法。如台湾最大科技企业集团——鸿海集团的CEO郭台铭对痛苦的解释就不一样,他说:看你怎么看问题,怎么想,我很辛苦,但是没有痛苦,当我看到没有正义公理的事情,我会很难过。痛苦快乐,一切看你怎么想,你想你很痛苦,就会很痛苦,有钱也不会带来快乐。

        像丰田(Toyota)企业,就相当重视人才力量的充分发挥,它提出“认同用脑工作的意义,并能感受用脑的喜悦”,并鼓励员工,不只是“去上班”,更要“带脑袋去上班”,因为只是“去上班”,根本没有办法进行工作的改善,唯有注入思考和创意才有机会改变;丰田不断改变的DNA,所以每年由员工动脑节省下几千亿日圆,去年纯利润更高达一兆两千亿日圆。

        所以,当陷入“超时工作”的情况,我们不妨先检讨自己的工作效率问题,例如:是不是做事的方法、流程需要改进?有没有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做好?是不是花了太多时间在处理“紧急”而非“重要”的事情上?

        如果,我们可以找出更棒的方法,将过去需要十小时处理好的事情,只花一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来完成,使工作化繁为简,这样就一定能从中找到工作的乐趣所在。

    二、要做事业,不要做事情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大学毕业初期,小A对干哪行并没有什幺特别的想法。由于求学时期的窘迫,她的工作方向是向“钱”看。小A毕业后的五六年,几乎是每年换一个工作。先是在办公室当文秘,一年后保健品很红火,就应聘到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去当销售员。没干多久,保健品就臭了街。这时有位朋友拉她去一家营销策划公司,月薪还不错,于是她第二天就去报到上班了。这回干了一年,收入虽然比以前多了些,但离脱贫致富还有很大距离。

        一次偶然的机会碰上一位老同学,他开了一家小贸易公司,从广东往北京倒腾一些热门商品,“钱”景诱人,正需要帮手。小A毫不犹豫地加盟他的贸易公司。半年后,公司生意转淡,她去一家广告公司。没过多久,满街都是拉广告的业务人员,她又去报社当记者………

        每次只要去别的公司能赚到比原来先那家公司更多的钱,她都会欣然前往。这样折腾来折腾去,虽然也赚到了一些小钱,生活得到了些许改善,可是每每静下心来,却会发现:自己其实一事无成……………在这里,做事情与做事业的区别在于坚持和专一,进而结果的区别是“充实一生”与“空对浮华”。如果看到哪个企业赚钱就跳到哪里,最终注定会一无所获。人力资源部在招聘时,曾经收到一些简历,有的人90年代初就在公司从事文职岗位,离职后10年间又跳了四、五家企业,最终再次到公司招聘摊位投递简历时,青春已逝,能力依旧,而当时和他一起还在公司工作的同事很多已经成为了部门主管;

    三、要劳而不怨,不要整天埋怨

        “劳而不怨”出自《论语》。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是二千多年前孔子在给他的学生谈人在生活上,工作上,态度上,作风上等方面有五种美的德行。而一个人是否具备美好的德行,取决于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说实话,要做到劳而不怨,别说对职场新人,就是对一个工作多年的老员工要做到都是不容易的。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讲,一个人的劳动付出总是希望能够得到社会组织和他人的承认与肯定,这种潜在的要求是正当的,也是合理的,无可非议。然而现实是复杂的,并非是所有的劳动付出都能得到如愿以偿的回报或肯定。因种种因素,有些付出会被某些制度机制以至人为的因素或被淡化,或不被理睬,甚至于有的还会受到漠视和否认。由于付出了没有得到理想的回报,就怨气冲天,怨声载道,怨天尤人,心底产生不平不满的念头,私下里埋怨组织和他人,背上思想包袱,从而影响心态和精神状态,既不利于自己积极投入工作,也会给公司的事业带来危害。执行总裁在9月2日《打造一流执行力,创造强势竞争力》主题发言中,曾经批评这一现象,做为一名XXX人必须热爱企业,珍惜工作,允许发扬民主,充分表达意见,但这二年听到的不是好的意见和声音,相反多是基于本位的牢骚,或片面的诉苦,杂音多,困难多,办法少,正面少,最终影响了整体活力和创造力,这是集团与广大与会者不愿意看到的。对于广大刚入职场的新人来说,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因管理机制、评价分配、人际关系、考核者好恶等方面原因,会影响到评判的公正合理性这一现状要有清醒认识。正所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当我们学会把所有的事情都看的简单些,长远些,自然就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怨气。从来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面对挫折、困难,是否能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是否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需要博大的胸襟,非凡的气度。也是职场新人需要终身去修炼的一种人生境界。远些,自然就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怨气。从来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面对挫折、困难,是否能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是否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需要博大的胸襟,非凡的气度。也是职场新人需要终身去修炼的一种人生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6-2 10:24 , Processed in 0.26953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