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1|回复: 0

[分享] 铸造企业走出国门 跨越“媒婆”是关键【转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18 天

    连续签到: 2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6-22 16: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谈到国际贸易,各行各业都激情四射,赚美刀的感觉有点像泡外国妞,新鲜刺激有面子。铸造行业亦是如此。问题是,怎样才能把企业产品卖到国外去,怎样给自己的产品找个国际“老公”?这中间的学问大着呢?

          首先铸造企业要突破国际贸易公司的“包办婚姻”,自己寻求“婚姻自由”,嫁个如意郎。

          目前,国内小铸造走出国门的途径很狭窄,小铸造企业的国外订单多是通过中介机构转介绍的,铸造企业和国外订单企业缺少直接沟通,国外订单掌握在中介机构手中。中介机构就像媒婆,他一手托两家,掌握了绝对的信息优势,从中获取了丰厚了利润,为了保持这种利润,中介机构是不愿意把更多的双方信息透露给两边企业的。生产商和采购商缺少沟通,这就不利于企业的生产与质量提升,更不利于国内铸造厂的发展。

          这个订单今天可以给你,明天也可以给别人,没有固定的生产商,中介更容易控制铸造厂,选择的面更广。为何中介机构能够很好的生存,这是因为中介机构对国内外市场都有比较深的了解,懂得国外市场的游戏规则,又知道国内铸造企业的生产状况,外又有很好的客情资源,内有广泛的生产商资源,有了这些基本条件,“媒婆”就很容易促成国际“婚姻”。

          我绝不是说,中介机构就是阻碍国内铸造厂走出国门的原因。对于小铸造企业而言,有人介绍业务,也不错,小企业省去了许多了解市场,寻找国外采购商的成本。毕竟,去国外找客户,和国内不一样,要有相当高的成本。不过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讲,打破国际订单“包办”,直接面对国外采购商才是企业走出国门,长足发展的王道。那么怎样直接给国外采购商对话呢?

          还是那句老话,先充分对国际市场进行调研,了解自己产品适合哪些国家,在哪些国家有销路。然后去攻这些国家的铸造采购商,怎样去攻呢?万变不离其宗,互惠共赢吗?国外采购商也愿意直接与中国铸造厂直接联系,中间环节越少,采购成本越低,这是谁都懂的道理。

          都知道采购商与生产商直接对话的成本最低,那为啥还有中间机构生存的空间呢?归根结底还是对话成本高啊!跨国对话,成本投入大,人力、信用,国内外市场的人脉资源,这都是必不可缺的条件,无论哪一个条件,都需要不低的投入。这份投入对于规模比较小的铸造企业来说,承受的压力肯定比较大。

          那么,问题又来了,规模小的铸造企业能不能联合起来,一起去开发国外市场呢,这样成本降低了,单品数量增加了,国外铸件商的选择也多了,是不是就能很好的合作了。

          还有,大家可以一起去国外考查,实地了解目标市场现状,这对于控制风险,控制回款都是很好的保障。是否可行呢?

          自己规模比较小,又在做国外铸件订的单企业,我们可以一起来商讨这件事。我们现在掌握信息量,资源情况应该是比一般企业要多的。我们把各自优质放在一起,不就是一个大的资源了吗?对,你猜对了,资源整合。

          我只所以不打资源整合这个时髦的词,是因为大家天天喊资源整合,喊的多,做的少,只这样空喊有什么用呢?还是实实在在的站到一起来吧,这比空喊口号更重要。

          实际行动起来,不只是联合国内的铸造商,还要与国外的铸造商一起联合起来,搞接地气的,实际的联盟,就像联合国,无论成员体量大小,在联盟大家平等对话,公平获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联盟。

          前几天在全球金砖国家铸造产业论坛上,印度铸造协会的秘书长与百铸网董事长李先生谈得就很融洽。两人大有相见恨晚的遗憾。

          那么忙的论坛会上,两人谈了近一个小时。他们从中国与印度铸造现状,谈到合作,谈到投资,谈到互补,这一交谈才发现,原来中印铸造产业中间有那么多的文章可做。

          这就是直接沟通带来的效果。

          在地球村时代,眼光千万不要只放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来看问题了。在未来,做任何行业,你把眼光放在中国第一,就是落伍的表现了。

          我举个例子,咱去香港看看,那里随便找个企业,他们的战略格局都是定在全球化的高度上。这并不是虚夸,是现实。科技技术让全球信息都一体化了,我们的大脑再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肯定会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而我们企业的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

          国家提出“一路一带”战略,就是让大家把眼光放到全球,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去。所以,眼界一定要打开。

          还是拿我们老邻居日本做例子,太平洋再小的岛上,都有日本的产品。这一方面说明了日本产品质量好,另一方面更说明了日本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做得好。没有全球化而局,汤加这样的小岛能看到日本的摩托艇与电子产品吗?

          所以,铸造企业走出国门,不是一句漂亮的口号,而是要迈开脚,行动起来,只有真正的行动了,才会发现路上的坎坷,也才能收获美好的果实。大家说,是不是这样呢?我希望我的这些话能为那些真正有雄心壮志企业家带去点激荡情怀。也许我说的不全对,但是,如果你把你知道也奉献出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个更接近正确思路不就出来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2-8 23:47 , Processed in 0.1911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