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3-18 07:14 |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18-3-21 20:20 编辑
, Z4 a% {" C' a4 K ?/ ]4 A
5 T5 q4 b+ S4 c& O1 g在2016年.一位现场工艺工程师坛友在做QT500-7铸件时.突然发现珠光体%下降.不得已对铸件做正火处理.为了搞清其原因.历时近一年.做了大量试验和研究.搞清楚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了问题.写了一篇近30页的论文.而我们的大师们连这点精神都缺乏了.
! F" E& y4 |! d
, e: U9 u8 U6 t/ ~# A一:2016年大师的一篇新论文. “灰铸铁的石墨分布形状及其控制”,偏误之处多多....
8 y, X- t/ Y) I% Z( S1 G* a8 [0 s5 O, Q" I3 t0 U8 o! a
二大师讲::"把氮作为合金元素来看待",来检验..
+ c l4 k- J; R1 P4 l) u* k想法很好,必竟氮在灰铁里的影响愈来愈收到重视..那你是测炉前的氮,还是测铸件中的氮.测氮的目的是防止氮致气孔呢.还是要测控氮的强化基体的能力呢?这种做法对控制铸件质量有,可操作性么和指导意义么?( x/ @. o. G: R. M, A" |1 Q( V) U
化合氮和固溶氮分别对铸件的强度有不同的影响.化验出一个炉前全氮量.就能控制氮对铸件强度和氮致气孔的影响么?1 M* K( f+ s+ d/ Q' c" v2 E$ f
" U" T5 w A, h/ G, A3 J又有的"中国铸造资深专家"也跟着高喊."好的很",如何好,你懂么?你能说明白么?.也成天跟在大师后面背包,跟着乱哄哄......
! [! D) T, _ n/ ~6 J: b1 F: c k4 M
7 p, s. B6 L4 S' S- B n3 k- [- c大师又有什么"化合氮对铸铁强度没有作用". d% A$ @0 t3 i2 o
"把氮控制在出现气孔的危险边沿"
: q7 k s7 ~0 a8 w. U 的奇谈怪论......
- U. M' ]/ \% b& e% Z& I4 ]/ D' E- u) c
三: 大师又讲:为得到细、而多的石墨球而斗争!
5 @" r! T) E) e8 I* Y. S4 {8 h; s这个口号.一度响彻论坛./ h: E- \3 D% X5 i# D
其口号的依据是:"铁素体量是随着石墨球数的量增加而提高的。一位日本学者提出:石墨球数达到一定数量时,不会出现碳化物。600个/mm2,3mm厚的壁厚也不会有碳化物"一段论述
0 t, h( ^+ [. e2 _( i这个"佐证"也不知从何而来???$ @: v$ b1 ]2 G; m& e. N- O2 Q
这段论述.纯属臆造的数据.
% C8 w8 v6 S3 F8 C A' U1 [2 ?- D
% L- S; _" Z2 H% N+ I9 n谈的事情应当如下:/ ~8 y* O( \: r" d6 ^
A:在1986年第一期的日本"铸物"第二十一页上有关“薄壁球铁的石墨球数目与硫及冷速和稀土添加的影响”有阐述.
: f( i2 i, n4 _, Y- Q5 W2 L有3毫米厚试块,800个球/mm2的研究成果报道.没有出现碳化物".要取得这个结果:5 |; @' U" \4 U* T- r7 ]0 N7 O* h
1:铸件壁厚3毫米.4 H$ I- K+ Z; K: V( ]# i
2:要有20度/秒的铸件冷却速度.+ b& y. |, T2 @& L1 _* n. i
3:铁水含硅量2.2-2.8%.." H; O% F' ]7 ^0 L
4:铁水含硫量0.08...
" i4 @& M/ l+ v$ T! `/ P; r8 G- M, j5 G% {: t8 R4 ]; n- F% Q% }
B;日本铸物杂志.1981年.第8期的文章.在文章中列举了含碳量:3.3-3.5. 含硅量2.5-4.5. 含硫量0.015. 含锰量:0.009-0.25...各种类别的合金,在直径30mm的金属型铸造试棒的各种数据:/ a3 F: I( p' k6 Q1 d E7 J @0 w+ p
如在其中:2 s/ I! z( n' `+ g3 |+ S( ?4 ?& m
在含碳量3.3-3.5.含锰量为0.009.含硫:0.015时.
* n( ~0 x# O. Y$ \/ |. D1 G含硅量在由2.8变化到4.5时.球数由510/mm2变化到1100/mm2个.珠光体的面积率,由18%降到0.00%.也就全铁素体.0 H2 w2 q8 Y, D# J& s9 |
含硅量在2.8. 球数510/mm2.珠光体的面积率,18%.
}0 m5 y3 G, K w% v, j. W含硅量在3.5. 球数740/mm2.珠光体的面积率8.0%.
# f& F, u3 _2 [含硅量在4.0. 球数750/mm2.珠光体的面积率,2.1%.0 ?% m4 ?) F6 ^% n2 {" w
含硅量在4.2. 球数1000/mm2.珠光体的面积率,1.0%.2 T+ O: J9 |* O' p
含硅量在4.5. 球数1100/mm2.珠光体的面积率,0.00%.* E; h. s2 d" J9 t* t9 |1 G
这个试验没有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孕育.只不过是通常的孕育方法.
4 w. Y6 h; ~" D: u; d也就是就是说,要提高球数.要有两个因素制约:8 m2 P# F* |- t" _
1:合金成份.
% g. ?8 c( L! Z) b+ @" j9 t2:铸造条件.1 L$ z- M0 Z) z6 A& P' v9 ~
如离开了这两个条件.离开铸件综合性能的要求.谈"为增加球数而奋斗".也只不过是喊喊口号.故弄玄虚.对铸造件的制造没有实际指导意义.
0 k; O% q: R4 V& R也就是说.口号的提出.只不过道听途说一些国外30几年前资料内容.断章取义.自己根本没有看过实据.也敢满世界的宣讲../ d. ^7 {& b# h; F; C" _
& H, Y/ W/ K* N) v3 t' [1 I
试验要具备的条件,生产实践中具备这个条件么.难道把球铁都做成高硅球铁!? w* ]4 t, z8 q& E
w& |; E e: |; G' l( \
.C:奢谈增加球数,球数增多,非要把铸件的基体形成石墨和铁素体相组合并使基体比率%下降.那铸件还有强度么?( M- q0 R$ s, k6 z
$ O6 j k6 v+ Y# q$ Y! A# r. 四: 大师又谈到均衡凝固理论.,
5 C6 y+ U! A# c几十年前,一个没有任何试验数据,单凭一张图,就衍生了指导中国金属凝固的理论几十年的理论模式.1 Z1 }# T$ t- I ?; S, c
2016年.大师又提出一个:( p2 W S# \, f# J* k0 F
"均衡就是按比例的意思:水一部分在保温,一部分在冷却收缩,一部分在结冰膨胀,胀缩1:1,相抵,则液面不会降低",的100度水和-0度的冰共存模式图.
# g' Z6 ]; Q$ [! [. Y对于这个模式,有问题要问大师:7 y3 I$ r7 z) O9 r4 T
1:在一个容器里,外界冷却介质一样. 100度水和-0度的冰能共存么?
9 M1 H! j* `# k8 r5 f0 ^2:零度的冰刚开始凝固.有体积膨胀么?难道连零下4度的冰密度才会变小,体积增大.的简单物理现象都不清楚么?( m! X. b! m1 e
可见,原本均衡凝固理论和现在传播者理论基础的苍白,有如传销者,在讲述如何能登上那个金字塔的顶尖的论述.
) Y; k# | g. k' G/ ]% F) [实属.荒诞之极.不懂金属学原理么??? + s- T# T$ n( _3 Y0 }5 M
G$ G6 {. u' i/ W2 C
0 B6 j* c5 A# P; R" b就这物理学功底.却成为2017中国铸协铸铁凝固及专有技术研讨会的会议资料.中国铸造理论界的耻辱. 8 Q/ e7 I. X+ V5 r6 x- ~
' {7 J' b( y) Y& V+ r- m4 Y) k3 L# P理论的提出者和现在的传播者,,向你提出几个问题.:! _3 U8 z- o4 H& I: \
1:在铸铁凝固过程中.有多少个因子会影响石墨的自补缩过程.1 U9 Y v% l9 e) e b- U4 s
2:铸铁的CE值如何影响影响石墨的自补缩过程.
}$ [" J7 p- T( j# _( F, ^& O' [3:浇注温度如何影响石墨的自补缩过程.
% R7 \+ W# v4 D/ T6 F/ R4:在实际生产中.铸件的CE值数值和浇注温度往往其数值多变.而数值状况又交织在一起.何种情况下.能满足石墨的自补缩过程的要求.我们现场工艺人员如何控制为好.
4 H2 h/ y# Z9 g+ L* [4 {" V* @5:对于非铸铁合金.结晶过程中.又如何应用均衡凝固理论.如铝合金.铜合金.没有石墨析出,铸钢.高铬铸铁...等如何应用这种结晶系统的自补模式.& ]3 @# @! d& [* ]$ B E8 ~
6:顺序凝固模式,是液体对结晶体正常的补缩过程.这是一个物理学常识.为什么非要冠以均衡凝固来表述?# J! E) q% t4 B
……等等.你有试验数据来说明你的理论的金属学过程么?
2 i! S4 H& h0 U3 s5 `/ _1 ?! `, L5 u3 {9 u& [0 A& ^
这样一个复杂的金属学过程.却被理论的提出者.用一个平面座标图上的一条折形曲线代替了.而铸造界的大师们也欣然接受.崇为时尚,并推广到各种铸造领域.推波助澜.这也是大师们金属学功底的体现么?不能不说是铸造理论界的的悲哀.5 T# p$ o. a+ p/ b3 u5 I0 |5 h
& v4 d7 p, y( }0 E( q- r# J
大师们, 你们都是我的老师.我仰慕你们.尊敬你们....但,你们对基础铸造理论如此指导.还是慎之为好..---一位极普通铸造工程师的感悟$ i; B# x+ G& r& p# c' G
( P' N# Q- x" `* \3 P
- ~( V% p J# j) Z, k4 o. K& E7 [5 m0 k# p
也希望和各位大师对上贴的四个问题继续讨论下去,向你们学习.提高自己.活跃论坛. 5 [ s) p7 l7 O/ c%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