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05|回复: 6

[分享] 我的‘铸造’情结——李传栻文集前言

 关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1 21: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我和‘铸造’的情结

——从很不情愿到一生相随

我1927年出生于江西庐山脚下,1938年故乡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外出逃难,一个小小的孩子经历了9年流离失所、衣食无着的‘流亡学生’的生涯,‘三日不知饭味’于我绝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居然有幸上了大学,1952年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在学校我学的是汽车设计,到了工作单位以后,领导找我谈话说,铸造车间很需要技术人员而又没有技术人员,要分配我去搞铸造。我汽车学得不怎么样,对铸造更是一无所知,但那时热情很高,也不知天高地厚,二话没说就接受了。

到车间一看,心里就凉了半截。那时铸造车间条件之差,现在搞铸造的人恐怕都难以想象,生产设备十分原始,主要靠手工作业,工人身上黑不溜秋,操作单调而艰辛。唉!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学毕业,虽没有出人头地的非分之想,没料到竟混了份这样的差事。不由得想起孔子所说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老人家的这番话简直是专为我度身定做的,看来命该如此,我也只能干这种粗活了。

在车间干了一段时间,思想逐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开始认识到:铸造生产的过程,乍看起来粗犷而简单;深究起来却处处都有奥妙。说到这里,我只想举一个例子:

炼钢时,经常用取样勺从炼钢炉内舀出钢液,由钢液的辐射亮度和表面结膜时间判定其温度,这是常规的作业方法。有一次,一位老师傅告诉我:“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单靠这样测温是不够的,要准确控制炉内冶炼状况,应经常通过炉门观察炉内某一处炉衬的温度”。我认真学着照样做,但不明白是什么道理。后来,到图书馆找书看,懂得了“黑体”的概念,才恍然大悟。原来,在炉外观察,物体的亮度受外界辐射的影响,判断温度会有误差。通过炉门观察炉内某一处的炉衬,则基本上不受外界辐射的影响,观察处接近于‘绝对黑体’,因而判断会比较准确。

思想观念转变后,对事物的认识就大不一样了。原来貌似粗犷的作业中竟涵盖了广博的学问,只要认真求索,可说是处处别有洞天,引人入胜。刚从业铸造时觉得很委屈,是由于自己过于无知。实际上,‘铸造’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仅在工程方面,就应该学习冶金、机械、化工等专业的多项基础课程,要想懂得铸造,真是谈何容易!我从业55年了,细想起来,对许多问题现在仍然只是一知半解,有的还难免似是而非。面对铸造行业不断进步、发展的大好形势,对庄子所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不禁感慨系之。

对于铸造过程中的艰辛作业,如果将身心都投入了,有时会感到也非常浪漫。出钢、浇注时火光冲天、钢花四溅,对此情景,自然会想起李白的诗:“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看来,这位诗人好像也搞过铸造,而且对铸造颇有感情,否则,怎么能写出这样的诗句?

铸造生产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特点,那就是‘团队精神’至关重要。生产优质铸件,需要物料准备、合金熔炼、造型、浇注、清理、热处理、精整等工序大家的共同努力。任何一个环节有人‘拉松套’,产品就好不了。两个人抬一包铁水浇注铸件,飞溅的铁水烫了其中一人的脚,不管如何疼痛,他决不会随意放下浇包去看自己脚上的伤。当然,谁要想一枝独秀,也是绝对秀不起来的。两千多年前的尹文子就曾写道:“贵工倕之巧,不贵其独巧,贵其与众共巧也”。照我看来,尹文子所称颂的名为“倕”的师傅,大概是铸造行业中的一位能工巧匠。

我原本是一个对铸造一无所知的青年学生,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投入了这个行业,经历了一段从很不情愿到非常热爱的过程。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认真学习、读书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许多老工人在技术、处事、做人等方面对我的启发和帮助也是令我没齿难忘的。

上面说了说我怎样认识‘铸造’,但还是觉得意犹未尽,还想再多说几句。

当今社会文明昌盛、科学技术发达,这是人类的福祉。但是,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文明,‘铸造技术’的贡献应该是第一位的。这绝非夸大之词。

人类掌握铸造技术之前,文明的进步是极其缓慢的,石器时代持续了二、三百万年之久。

五千多年前,人类学会了铸造青铜的技术,进入了“青铜时代”。这是人类迈向文明社会的起点,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纪元。

青铜铸件的应用,使劳动工具大为改善,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并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生活用具也逐渐增多。在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的基础上,青铜时代的后期,还出现了精美的艺术品。

进入青铜时代以后,人类在各个方面的进步都加速了。约经过了两千多年,又逐步掌握了生产铸铁件的技术,这又是一个大的飞跃。从生产铸铁件开始,历史学上称之为“铁器时代”。

进入“铁器时代”以后,生产工具的发展,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生产技术,不仅大幅度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状况,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催生了现代的文明。

早期,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就是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

“铁器时代”又分为两个时期。在‘早期铁器时代’,铸铁件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铸件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到了‘晚期铁器时代’,很快就连续发生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革命,各种工业相继问世并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就了当今的现代文明。

近年来,海内外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没有产业革命,可以有铸造技术,而且还会不断发展;没有铸造技术,就不可能有产业革命。

尤应特别指出的是:铸造是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工艺,却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生产工艺竞相发展的今天,铸造技术不仅没有萎缩的迹象,而且还能不断吸收各种工艺技术的最新成果来完善自己,真可谓是能博采众家之长。只要回顾一下近20年来铸造工艺技术的进步便知端的,此处就无庸赘述了。

最令我欣喜的是,近20年来我国铸造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发展速度、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都远远超出了我年轻时的设想。但是,目前我国铸造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是偏低,而是很低,认真钻研业务的人太少,经常出现很多不应该出现的问题,这又是让我非常担忧的事。面对我国铸造行业发展的现状,我的心情是‘喜忧交集’。

同时,我国铸造行业在环境保护、作业条件、能耗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非常之大,这种状况也是亟待改变的。

光阴似箭,转眼之间在铸造行业已经干了55年。我非常热爱铸造行业,但为行业所作的事实在太少,每当回首往事,总觉得十分愧疚。

在我80岁生日即将到来的时候,中国铸造协会要将我近十多年写的一些短文选编成集、印刷出版。作为对老伙伴的关怀和爱护,我对这份情意表示衷心的感谢。作为一本出版物奉献给读者,我在对所选短文通览一遍之后,提出如下的看法:

留作纪念尚可,

细读似无价值。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 08: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前辈致敬!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9 分钟前
  • 签到天数: 125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0-1-22 08: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辈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5-28 23:25
  • 签到天数: 2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0-1-22 08: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一辈铸造工作者致最崇高的的敬意。字字珠玑,感人肺腑。
    铸造生产的过程,乍看起来粗犷而简单;深究起来却处处都有奥妙。
    貌似粗犷的作业中竟涵盖了广博的学问,只要认真求索,可说是处处别有洞天,引人入胜。
    铸造生产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特点,那就是‘团队精神’至关重要。
    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文明,‘铸造技术’的贡献应该是第一位的。
    没有产业革命,可以有铸造技术,而且还会不断发展;没有铸造技术,就不可能有产业革命。
    铸造是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工艺,却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8-3-15 12:44
  • 签到天数: 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1-22 11: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里有文集可供下载?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3-7-26 09:59
  • 签到天数: 43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0-1-23 08: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前辈学习,致敬。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19 18: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前辈致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2-7 08:29 , Processed in 0.23194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