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昨天 08:46 |
---|
签到天数: 898 天 连续签到: 2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发表于 2012-3-26 22: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shaoxd2009 1 K! ~! o0 p$ h7 a! d6 d
$ Z; y, }, g# P4 M! O& A* g; V% y; w
9 e) x* R, s6 r4 k+ C6 \. A 结壳车间温度25-27,面层湿度50-60,背层湿度60-70,每道涂层后干燥8-12小时,共5道涂层
7 @( `9 x6 Z, n/ W# z' Z失蜡为95-98度沸水煮后脱蜡; x6 f ~: B8 k
答:要知道,就硅溶胶来讲,温度越高胶凝越快,湿度越低胶凝越快。失水越快,也就干燥越快,导致胶凝也越快。因此,面层失水过剧,干燥过快,大大增加了壳层开裂的倾向。所以,你把面层温度控制在22±1度,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为宜。
8 J* c: p& S n: Z: o
; Y) z& _2 ^' | J+ M解释为何等脉纹只出现在产品底部,模壳内腔只有在底部有裂纹,而其它面均无此现象???+ i! S! U; v4 {7 X2 F6 p
9 d4 j: T$ f) t4 X) m9 h
答:这个很好解释,是你的浆料前三层浓度高,壳层不均匀引起的。. R$ d) D7 S& x# d4 x! u
工人在操作的时候,总是将底部向下,由于浆料挂浆的时候,浆是从上部往下不流向的,上部的浆少,下部的浆多,敷砂后,上部的壳层薄,下部的壳层厚,上部的收缩小,下部的收缩大,收缩大,就当然裂开了(微观的理论很多,不赘述)。
6 v# R; U, S# X- c% S4 O改正: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浆料浓度。工人操作时,上部的浆流的差不多了,就要将底部朝上滴除余浆,确保整个涂层均匀后才可以敷砂。每一层都要这样操作,并且余浆滴除干净。 |
|